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道 美媒稱,一度被稱為自行車王國的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雖然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創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伴隨而來的是擁堵、污染和停車位的匱乏:在這個擁有1.8億輛汽車的國家里,至少缺少5000萬個停車位。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月18日報道,為了在家附近找一個停車位,徐飛(音)在北京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周圍開車轉了半小時。最后,憤怒的他把車停到路邊,扔下車,步行10分鐘回家。
他家附近沒有停車位,違規停車是他惟一的選擇,但要冒200元罰款的風險。這位24歲的金融從業者說:“一般我都是和樓下的雜貨店店主商量,租用他們的車道停車。但是那天晚上,所有通道都租出去了。”他住在一棟70年代的建筑里,沒有停車場。
報道稱,北京有440萬輛私家車,上海有210萬輛汽車,西南城市成都有330萬輛汽車。相比之下,紐約市有190萬輛汽車,芝加哥有110萬,舊金山有40.8萬。
一些大城市已經采取措施限制購買汽車,并在過去幾年開辟了數以萬計的停車位。中國媒體報道說,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的官員告訴市人大,他們正在考慮提高停車費。
但這些措施跟不上汽車保有量增長的步伐,而且汽車數量的增加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的汽車保有量是美國的1/7。
上海2002年的一個住宅區包括20幢大廈,1560個單元。房地產開發商最初設置了450個停車位。現在卻有1500輛長期停放的車輛。
汽車占據了大部分附近的人行道,有些則停進花壇之間的小塊空間,擠占了人行道。門衛陶寶森(音)說,晚上的情況更糟糕。他指著一輛昨晚停在人工草皮上的黑色沃爾沃跨界車。
他說:“雖然情況很糟糕,但汽車數量仍在增加。”
報道稱,停車是人口稠密城市普遍遇到的問題。雖然許多發達國家要求新建筑物設立一定數量的停車位,但它們也采取措施限制停車。例如,從1978年到2010年,紐約市在曼哈頓中央商務區減少了25000個背街停車位,鼓勵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倫敦向開車進入市中心的車主征收昂貴的擁堵費。
相比之下,運輸與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區副總監劉少坤說,中國“對司機過于寬容”。
報道稱,中國曾經鼓勵政府和私人資本建設更多的停車位。2015年,中央政府要求人口超過50萬的城市在規劃住宅和商業地產項目時為每輛車配備1.3個停車位。
相比之下,根據運輸與發展政策研究所的研究,紐約市布魯克林區每100戶家庭共享40個停車位,而在皇后區,每100戶家庭的停車位比例上升到60個。
報道稱,劉少坤在提到許多公共和商業停車場和車庫的空置率很高時說:“增加供應不太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許多司機會去更便宜的路邊停車位,或者停在人行道上,因為違法的成本很低。”
各種服務和停車APP先后涌現。e代泊是一家位于上海的創業公司,提供代客泊車服務,在中國的23個機場經營,去年得到了法國米其林集團的投資,在主要城市中心提供服務。
北京的D Parking是一家創業公司,提供的APP將司機和停車場聯系起來。它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通勤和商業的模式。該公司的研究發現,住宅區的停車位中有超過70%白天閑置,而附近的寫字樓、商店和醫院則面臨缺口。晚上的情況則恰好相反。
增加供應的一些努力也讓司機反感。他們抱怨過去可以免費停車的地方現在卻收費了。
一個小城市的車主說:“我們習慣了免費停車。一談到錢,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為了一個免費的停車位開車四處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