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武漢、鄭州啟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中部“雙子星”重新定位

2017-02-08
来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春節前夕,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支持武漢和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一個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一個是長江中游龍頭城市,具體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文件給兩個城市都有了新的具體定位,也提出了兩個城市的短板和補短板的思路。

  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央層面批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并不代表這座城市就是“國家中心城市”,政策主要是調動地方積極性,但關鍵是看如何建設。

  定位各有側重

  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是武漢和鄭州多年的目標。

  從經濟總量來說,武漢遠超過鄭州,不過鄭州近年也追趕迅速。2016年武漢GDP為11912.61億,增長7.8%,鄭州GDP為7920億,增長8.5%。

  顯然,武漢依舊是中部的龍頭。文件稱,武漢市城區人口居沿江城市第3位、地區經濟總量居第4位,具有支撐長江中游地區和承啟上下游的獨特作用。

  《關于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武漢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等四大功能為支撐,加快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對于鄭州,《關于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對其定位仍然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內陸進出口大市。

  文件稱,推進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和支撐中部地區崛起,有利于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積極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武漢的定位更突出一些,其中最重要的是“國家經濟中心”和“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

  另外文件還提到,“堅持立足中游、引領中部、服務全國、 鏈接全球”,回答了過去民間關于“武漢在哪里”的疑問;而鄭州重點在強調輻射“中原城市群”,以及綜合交通樞紐。

  如何補短板?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為這兩座城市當下最熱門的議題。

  2月2日,鄭州市委書記馬懿主持召開市委議事會,研究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工作。

  武漢市政府一位人士也提到,目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武漢市乃至湖北省的重頭工作,即將召開的武漢兩會,代表委員都在咨詢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相關的議案、提案。

  國家發改委文件也提及鄭州和武漢的短板。文件稱,鄭州地處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和京哈京廣通道交會處,但是,經濟首位度不高,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力不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足;另外,鄭州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但目前開放水平不高、窗口作用不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鄭州人口數量在河南排第二,低于南陽。在經濟總量方面,2015年,武漢在湖北全省的GDP占比為37%,而鄭州在河南的占比不到20%。

  鄭州市長程志明在2月2日的講話中也表示,鄭州最大短板是經濟實力和創新不足。他指出,鄭州要厚植優勢,打造面向國際的樞紐城市,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把潛力盡快變成現實。

  國家發改委文件稱,武漢的短板是“一城獨大”和“大而不強”。武漢城市圈建設滯后,高端服務功能不足,輻射帶動作用不夠強,還難以發揮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以及長江中游城市 群核心城市的支撐作用。

  吳傳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和鄭州相反,武漢在湖北乃至在中部,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口總量都是一城獨大,但是其對周邊的輻射力卻有限,離文件提到的“服務全國、連接全球”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也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補的短板。

  吳傳清說,文件給武漢短板也提出了思路,包括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增強輻射中部的現代服務功能、打造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構筑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

  1月22日,履新不到一個月的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提出,打造“長江新城”。未來5年,武漢要對標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廣州珠江新城等,以世界一流標準,建設長江新城。他提出規劃優化武漢長江主軸,重點圍繞主城區長江段,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

  吳傳清認為,這跟“堅持立足中游、引領中部、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一致。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