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普華永道最新報告:2050年中國將達到中等平均收入水平

2017-02-10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實習記者 張鐘尹

  2月8日,普華永道發布最新的經濟研究《長遠前景:2050年全球經濟排名將會如何演變?》指出,到2050年,全球經濟力量從傳統先進經濟體向新興經濟體轉移的趨勢將會持續,從長期來看新興市場國家將會持續增加在全球GDP的比重,即便近期有部分國家的經濟表現參差不齊。

  報告提到,中國將在未來三十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作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之間存在緊密的經濟紐帶,兩國的經濟表現始終為全球矚目。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關于全球經濟的研究備受關注,我們更應注重中美兩國經濟的發展動力、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以及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而非局限于兩國之間的排位。

  經濟力量將向新興市場轉移

  報告預測到2042年,全球經濟總量將會翻一番,2016~2050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2.5%。報告認為增長動力大部分源于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國家。未來30多年,七大新興市場國家(E7)即中國、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俄羅斯、土耳其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將達3.5%,但七國集團(G7)即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將只有1.6%。

  參與撰寫報告的普華永道首席經濟師John Hawksworth表示:“我們將會看到經濟力量由傳統先進經濟體向亞洲及其他地區的新興市場轉移。到2050年,E7國家經濟總量將占全球GDP近一半,而G7國家的占比將縮減至20%。”

  對于實現新興市場的長遠經濟增長,John Hawksworth認為,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將面臨多項挑戰,例如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某些國家的全球貿易增長放緩、收入差距擴大等。

  報告指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這一趨勢將延續到2050年。若以市場匯率計算GDP,全球經濟力量格局則沒有重大的轉變,但預期中國仍然會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這里涉及兩個概念——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和以市場匯率計算GDP。趙錫軍向記者分析:“購買力平價計算法側重于進出口的貿易情況,而市場匯率法側重的是投融資情況以及資金往來。”他解釋說,在較長的時間限度里,當一個國家從貿易輸出導向轉變為投融資輸出導向,國家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單一的研究方法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中美兩國是全球經濟規模前兩位的經濟體,中美經濟的發展變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對兩者經濟發展的分析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中國人均GDP或達5萬美元

  報告認為,中國到2050年將會實現中等平均收入水平;而印度則因為基數較低,預期平均收入水平仍會處于中低水平。到205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4萬~5萬美元。

  報告預期,到2050年,E7國家平均收入水平將仍然低于G7國家,但兩者之間的差距會逐步收窄。

  John Hawksworth補充說:“2016年,美國的人均GDP差不多是中國的4倍、是印度的9倍。到2050年中國的人均GDP有望達到美國的一半,印度將會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國人均GDP約合8016美元。業內人士表示,到2020年的這段時間,被認為是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

  “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世界銀行在2006年的《東亞經濟發展報告》首先提出,它是指一個經濟體的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階段)后,難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經濟很容易長期徘徊或停滯不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有光教授曾在去年12月發表演講認為,中國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他分析稱,中國現在人均收入約為8000美元,用購買力評價以后更高。今后即使每年平均增長速度是5%,也會在2030年前跨越1.6萬美元的高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John Hawksworth還指出,很多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動力源于較快的人口增長,因此這些國家需要刺激本地需求及勞動力人口的增加。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