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

夏普等空淨產品屢登黑榜 日企誠信崩盤?

2017-02-22
来源:家电网

  近日,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法定檢驗商品目錄以外的進出口商品實施的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喜愛的進口空氣淨化器不合格率高達23.2%。其中提到最多的字眼是“夏普”。

  據HEA查閱,沈陽消協於去年年底發布空氣淨化器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其中夏普因一款樣品顆粒物CCM等級標稱值與測試結果不符上榜,另有一款夏普樣機的噪聲值標稱與測試結果不符。而中消協發布的對去年9-11月在市場上銷售的空氣淨化器開展的比較試驗結果中,夏普仍然在榜,其存在參數虛標的情況。尤其是夏普的兩款抽檢產品,均涉及性能參數虛標。

  夏普——變身“外企”也染“日本病”?

  一直以來,日企給世界一種“老板兢兢業業,員工幹活不要命”的印象,以前人們誇日企“不善變通取巧,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企業聲譽近似苛求,不惜工本。”現在這些詞都指向了日企是如何走上“利益至上”的道路。接二連三的移花接木事件將眾多名企拉下神壇,日企一直以誠信為本,夏普卻屢次在產品參數上“動手腳”,多次出現標稱值與測試結果不符、性能參數虛標。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鴻夏“結合“時,就在准備“戴上婚戒”的時候,夏普的“偶發債務”便暴露出其可能在過去的財報中一直有通過各種財務手段避開披露此類信息;分析認為,繼東芝財務造假之後,夏普此前那些高達數千億日圓的財務問題是由過去幾年累計起來的,雪球越滾越大無法再隱瞞下去才會曝光,多年前的嘉耐寶、奧林巴斯事件便是如此。同夏普一樣篡改數據的還有去年4月,日本三菱汽車被曝偽造油耗數據,許多車主奔著其宣傳的低油耗而心動,結果卻帶來欺騙。

  回顧日本名企業中,從嘉耐寶、奧林巴斯、東芝再到夏普,這些曾讓日本在全球名號響亮的名企一個一個的踏入虛報、隱瞞、拖延、財務“洗牌”的漩渦,一次次的曆史前車在“打臉”卻都改變不了“一個一個往坑裏跳”的習性,難道這種負面風氣已深深紮根於日企的經營文化中了?

  奧林巴斯——專業洗牌20年迎來一批繼承者們

  2011年11月8日,再也包不住火的奧林巴斯承認他們用多種資金掩蓋了投資證券虧空,長達20年。該公司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大肆投資金融產品,因股市和房市泡沫破裂導致損失慘重,當時公司未把虧損記入資產負債表,而是通過一系列暗箱操作的並購活動“填窟窿”。事件一出,震驚世界,業界紛紛呼籲:日本的企業管理體制或許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翻閱過往資料,奧林巴斯當年以22億美元收購英國手術器械公司Gyrus時,曾向一家名為Axes Americas的美國咨詢公司支付了666億日元的“天價”咨詢費,占整個並購所花資金的30%,遠高於正常情況下1%到5%的傭金提取比率。Axes收取款項之後不久便停止了營業,銷聲匿跡。

  當年《朝日新聞》對此反常舉動做出解釋,部分日企采用所謂的“tobashi(洗牌)”方法掩蓋虧損,把賬簿上的投資損失轉移到投資者看不到的地方。奧林巴斯故意收購多家空殼公司,實際上巨額收購款回到了公司,被巧妙的“移花接木”填了窟窿。

  東芝——粉飾太平會比夏普好運嗎?

  東芝最近算是日本最火的企業了,每天都有新聞不斷刷屏。據媒體報道,東芝聘請的獨立調查小組宣布,過去7年,公司三任CEO通過不正當會計做法虛增利潤逾10億美元,設定不切實際的利潤目標,要求下屬完成這些目標。而下屬也一定會完全服從命令。

  作為一家擁有142年曆史的日本名企,東芝從1999年便開始出現危機:當年claimer電話錄音事件引發罷買運動,該投訴事件到2008年才出現翻轉;2007年顧客情報泄露和核電站雇傭未滿18歲散工事件;2011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導致2012年的財政出現1000億赤字;接下來便是為人熟知的高價收購和假賬粉飾太平事件。東芝前社長室町坦承,因為走向了利益至上主義,結構改革嚴重滯後。

  篡改、偽造在日本是“流行文化”?

  2015年10月,位於橫濱市內的一棟公寓樓變身“斜塔”,原因是有幾根樁沒有打到硬土層。打樁由世界500強的旭化成建材負責,現場負責人卻篡改、偽造了打樁記錄。由該公司承包打樁的建築在日本全國共有3000多棟,經核實共有360件篡改、偽造的打樁記錄。旭化成並不是唯一一家偽造記錄的日企,而是行業性慣例。日企社會責任、質量管理和監督、企業治理結構都出現了問題。

  經濟評論家古川猛分析:“對上層的命令言聽計從的公司風氣,是發生這樣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公司及領導給予強大壓力的情況下,即使采取違反法律的做法,所有人都坐視不管。”

  而對於企業抹不去的汙點而言,正如日本政府對三菱事件偽造數據的表態一樣:今後將不再采信三菱方面提供的油耗數據,將獨立計算三菱各種車型的油耗。更何況投資人和消費者們,見到他們的產品,都會忍不住想:“你這個數據是真的嗎?還是我親自算一下吧。“不被信任是一個企業最大的損失,尤其是以技術見長的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產品和技術,卻用著三流的手段。對於”百年老店“而言,獲得信賴用了一百年,失去信任只須一分鍾。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