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煒強報道:入院做腸鏡胃鏡手術能否獲得賠償,成為友邦保險客戶的熱話!友邦管理層昨日再為事件解話,前食物及衛生局局長、現任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醫務官及企業顧問周一嶽強調,病人住院只有符合「醫療所需」定義,才會批出醫療保險住院費用賠償,至於判斷病人是否有需要入院是醫生的責任,而非保險公司。友邦指,是否需要入院,重點不在於病人喜好,而是有沒有醫療需要,如一般腸鏡胃鏡手術公司認為可以在日間醫療中心進行。
醫療費3年間升逾三成
友邦香港去信醫生,重申病人住院需要符合「醫療所需」定義,事件不單引起一眾醫生不滿,更令友邦客戶對保障範圍產生憂慮。友邦管理層昨日再就事件解話。友邦指,去信醫生原因是希望加強與醫生間的溝通與合作,以確保日后醫療費用能保持在合理及一般市民可接受的水平。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指,本港的醫療通脹持續上升,每年平均升幅約9%至10%,2008年至去年5月止,藥物及醫療服務物價指數累計上升40.6%及34.2%。過去3年,包括腸鏡胃鏡在內的簡單手術,占友邦香港總醫療理賠宗數的一半,過去一年,在個人保險腸、胃鏡索償中,90%皆為住院索償。2015至2016年,入院照腸鏡胃鏡賠償個案升幅為32%,而入住私家病房的個案升幅更高達54%。
陳榮聲認為,入院做簡單手術的費用較在日間醫療中心做,高出兩至三倍,他指出,保費與保險賠償有正面關系,在索償額不斷增加下,保費難免大幅上調。他指出,公司的原則是應賠則賠,不希望在醫療通脹持續上升下,日后保費會達到客戶難以負擔的水平。
然而,不少客戶購買的是高端住院保障,保單列明入院可享半私家或私家病房服務,被問及病人若需入院,是否可以入住上述等級病房?陳榮聲指是否需要入院,重點不在於病人喜好,而是有沒有醫療需要。如一般腸鏡胃鏡手術公司認為可以在日間醫療中心進行。而一些身體檢查等非不屬住院保障的保障範圍。
部分原因不清晰難賠償
周一嶽表示,判斷病人是否有需要入院是醫生的責任,而非保險公司。是他強調,醫生須根據專業作判斷,衡量手術的風險,并以病人的利益優先,判決是病人是否需要入院,他指,若病人不符合「醫療所需」公司只會按合約賠償相應手術費用,而住院的其他費用可能不作賠償。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科技及營運官葉文杰補充指,公司每日都收到醫生未能清楚解釋病人入院做手術的個案,部分原因如「因要做手術,所以入院」、「舒適」、「病人意願」等,令公司欠缺足夠資料作賠償,部分個案會先賠與日間手術相等費用,待醫生充分解釋后再賠住院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