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校園欺凌要不得

2017-04-11
来源:香港商報

  章宜

  近日接二連三傳出校園欺凌的新聞,特別是有關事件均發生在最高學府香港大學,令人倍感憂慮。大學生本應是社會的精英,應作為表率,受人尊重,可是,近年本港大學生的種種表現卻令人失望,他們所引領的風氣是往敗壞的方向走,於社會不利。在此,亦當反思大學教育是否過於放任,學生只知踰越規矩、挑戰權威,而不知檢點自律,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否成為社會棟梁?

  欺凌事件屢見不鮮

  近日出現的欺凌事件多與性有關,如在陽具上滴蠟、用陽具打受欺凌者的頭,均十分噁心,亦嚴重冒犯別人的尊嚴。大學生剛踏入成年,對性仍感好奇,而社會風氣亦縱之容之,遂使他們有千奇百怪的手法,展現他們對性的態度。歷年大學迎新營就有種種齷齪的環節,令部分入營者感到難以接受或受辱,這類事件已屢見不鮮,如今發生的欺凌事件,可說是這種行為的延伸。或許這些大學生只是貪玩,大家嘻嘻哈哈,做出過分的行為也不自知,但傷害卻已造成。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行事卻如此魯莽,實在令人不安。

  更諷刺的是,大學一直是爭取民主、人權的聖地,可是大學生卻如此蔑視人權,做出欺凌的行為,我們如何相信他們能引領社會進入美好的民主社會呢?

  不能玩樂無度走極端

  近年,「港獨」思潮在大學校園滋長,青年學生強調本土意識,爭取本土優先,好像處處維護港人的權益,但他們卻排斥內地,甚至參與暴力抗爭,為了所謂崇高理想,罔顧社會的安寧,在在顯示他們心中對自身的權益、別人的權益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做事全憑一股蠻勁,不顧后果。如今,大學校園接二連三的欺凌事件,也從側面證明,一些大學生做事沒有底線,視凌辱別人為玩樂,完全不知輕重。

  「明德格物」、「博文約禮」等校訓的精神,在當今的大學校園,可說是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縱慾為樂」、「暴力反叛」。大學生已步入成年,社會都容許他們享受獨立自主的權利,而為了讓年輕人發揮創意,大學也給予學生最多的自由,抱持極大的寬容。然而,當今的大學生卻不知什麼是應有的品德,也不知禮為何物,連基本的自我約束也沒有,結果就是,選了他們進入校委會,他們不好好發揮功能,反而里應外合,暴力冲擊會議;結果就是,容許他們在校內搞各種活動,他們就玩樂無度,出現種種猥褻的行為。

  在此,我們需要思考,在給予學生自由、權利之餘,也要引導他們知道規矩和義務,斷不可讓他們縱慾無度,走向極端,做出種種超出社會底線的行為。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