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共享電動單車遭多地要求不發展 產業胎死腹中?

2017-05-08
来源:南方报业网

  4月底,北京上海等地對泛濫成災的共享單車出台監管,在兩地《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指導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中,對共享單車最受關注的押金、停放、定位等諸多細節提出詳細要求,而對“共享電單車”則只有三個字,———“不發展”。

  作為汽車與單車的中間產品,電單車在一線城市一直被“禁摩限電”的鐵律禁錮,但同時也是三四線城市主要代步工具之一。今年電單車看似借著“共享經濟”的勢頭重現江湖,一紙公文下來,會否再度打回原形?

  緊箍咒 京滬收緊管理 深圳選定試點

  在北京的意見稿解釋中,其提到電單車“車身重、速度快”具有安全隱患;同時,充電過程和露天停放也對電池安全造成影響,因此不發展。

  “我們現在都是國標車,如果是車速、電池各種安全隱患,實際上我們都可以優化,只要有新標准。”享騎聯合創始人錢贇告訴南都記者。現在的電動車“國標”是1999年出台的,幾家共享電單車都強調按照這個標准生產,但路面上90%以上的私家電單車都是非國標違規生產,車速過快、電池爆炸儼然會是隱藏的“馬路殺手”。

  “現在電單車在開放社會上路方面還是有很多不完善,比如停車點、監管以及車輛硬件本身。”筋鬥雲出行COO林振興告訴南都記者,正因為此,目前筋鬥雲只在校園裏試行。“我覺得政策踩了個急刹車也是個好事,可以淘汰一些渾水摸魚的廠商。”

  反過來,城市裏的共享電單車則幾乎都遭遇過當天召回。北京的小蜜蜂、電斑馬因為不符合“國標”,上海的享騎是因為被勒令上牌。

  而深圳的7號則是因為投放在禁摩區南山區。

  “上個月深圳交委邀請7號回去,在大鵬灣試點投放。”7號電單車CM O崔曉琪告訴南都記者,“政府的邀請其實看中的是共享電單車有自然消化非國標私家車的可能,上周開會,市交委領導說深圳禁摩6年首次承認市民有電單車需求。”

  但這是政府的“鼓勵”,還是企業的一廂情願呢?

  “實際上之前交委會議我們都是被表揚的,因為我們定點停放沒給政府添麻煩,但這次意見稿確實有‘當頭一棒’的感覺。”錢贇說,下一步享騎也需要去開拓對電單車更包容的城市,比如南京。無獨有偶,南京也是7號、筋鬥雲的主力城市。

  “當然反過來對享騎也是利好,現在上海交委關閉電單車上牌通道,現在享騎6萬輛已經上牌的車輛則應該不會直接取締。”錢贇如是表示。這個數字與上海意見稿中提及目前電單車的投放總數幾乎相同。

  成本賬 200輛車配1個人 一年半收回硬件成本

  “確實共享單車給政府帶來很多管理問題,這次監管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實際上電單車反而是讓政府操心更少的,”崔曉琪介紹說,共享電單車今年初才真正發展,共享單車走過的彎路,比如說停放問題、無節制投放電單車能有效避開。“目前我們所有投放都會提前在政府備案,這也限制了投放速度;而停放上,我們采用了電子圍欄。”筋鬥雲與ofo一樣從校園起步,但ofo最初需要依賴保安把守阻止車輛出校,而筋鬥雲則主要服務於走出校園的中短途,通過電子圍欄限制還車地點。

  “隨停隨騎極大地便利了用戶,但不具可持續性。”崔曉琪說,把停車點設定在開放公共區域也可以防止偷盜。“不過這也對運營提出更高要求。”7號現在南京只投放了建鄴區與鼓樓區,平均200米設置一個停車點,幾萬輛投放數總共設置了1200多個停車點。

  同樣,享騎6萬輛車設立了6000多個停車點。“每天晚上都需要對車輛更換電池,專人徹夜監管。”錢贇介紹說,比起單車,電單車一個“續航”的動作增加了許多運營難度。“1000台車需要5個運維人員。”

  較高的運維難度會不會更難賺錢?林振興說,筋鬥雲每個校園有2個工作人員,100- 200輛車左右,每台車日收入20- 30元。“能實現每日盈利。”這個賬目與享騎類似。“所謂‘共享’無非是分時租賃,考驗運營規模與精細度。”錢贇介紹說,“將人員成本與車輛折舊成本算在內,只需要2單/天·車就能攤平,現在享騎5單/天·車。”據其介紹,享騎一台車成本2000元左右,使用壽命500天,按這個訂單規模,每單以起步價2元算,一年半時間就能收回硬件成本。

  同題問答

  單車與汽車之間空間有多大?

  7號單車CMO崔曉琪:實際上過去20年中國從單車大國變成電單車大國,電單車是二三線城市的主要代步工具。上下班通勤訂單只占7號30%,我們更多是3-8公裏的跨區域出行,這也提高全天的使用效率。

  享騎電單車聯合創始人錢贇:電單車最大的優勢實際上不是快,如果標准要求電單車降到15公裏/小時我們也可以優化;電單車最重要是輕松,並不是所有出行都需要鍛煉身體。

  筋鬥雲出行COO林振興:其實中國每年電單車銷量3000萬輛左右,這個需求是存在的;從校園學生看,比如說去超市買東西、拿快遞這種攜帶重物的需求,如果騎單車安全隱患更大。

  采寫:南都記者蔡輝 實習生 薑冠女 梁勁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