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牛羊肉消費量節節攀升。2016年,我國牛肉年消費量已達800萬噸,市場規模高達3600億元。在供需矛盾下,我國陸續開放了牛肉進口。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牛肉市場約20%的缺口需要通過進口補給,進口牛肉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巴西、烏拉圭等畜牧業大國。
今年4月份以來,南非、澳大利亞等國牛肉產品進口持續增加。3月份,南非成為中國第12個牛肉進口准入國家,相關企業紛紛摩拳擦掌。伴隨中國和澳大利亞達成自貿協定,澳大利亞高端牛肉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擴大。去年9月份,我國有條件解除部分美國牛肉產品的進口禁令,意味著時隔十多年後美國牛肉即將重返中國。
同時,我國進口牛肉也經曆著從“冰凍時代”到“鮮活時代”的變化。2016年我國陸續從澳大利亞等國開始進口活牛,河南、重慶、山東等地企業紛紛進口活牛到國內屠宰加工。與冷凍和冰鮮牛肉進口不同的是,活牛進口模式的開啟對國內消費主流的熱鮮肉市場形成了直接沖擊,且活牛進口的趨勢有著明顯的擴大跡象。
與牛業相似,我國羊業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進口羊肉更低的養殖成本對中國羊肉構成挑戰。可喜的是,在主產區內蒙古、新疆和甘肅等地,政府著手打造本地羊肉品牌,通過資金補貼、建設交易市場等措施,推進國產羊肉的品牌化發展,以高品質產品獲取市場份額。目前,新銷售模式開始湧現,互聯網養羊、高端定制等新型銷售模式使得傳統模式養殖場戶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小。
近期,國內多家羊業龍頭企業動作頻繁。蒙羊集團攜手天貓,共同打造定制化產品、多樣化運營、體系化物流的農牧電商運營新模式;內蒙古東方萬旗肉牛產業有限公司堅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之路,帶動赤峰肉牛養殖戶走上致富路;九州冷域資本與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業務捆綁、市場營銷、產業推動等領域開展合作。
目前,我國雖為牛羊肉養殖大國,但牛羊屠宰加工業規模小、分布散、成本高。如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推進我國牛羊產業健康發展?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組委會負責人表示,國內牛羊肉企業應圍繞養殖轉型和供應鏈金融兩方面發力。當前,尤其要通過金融與科技融合,提升牛羊肉行業供應鏈金融和要素整合效率,助力上遊牛羊肉養殖產業發展。
“在總的肉類消費量中,牛羊肉所占比例越來越大,但產量受到自然條件和生長周期等因素影響較大。當前牛羊肉缺口每年約為220萬噸。”農業部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曹兵海說,國產牛羊肉要維持競爭力,養殖方面關鍵在於加快發展生產,提升牛羊的規模化養殖水平。從牛羊品種改良到實施大縣獎勵政策,全方位加速標准化養殖。
業內認為,目前我國人均牛羊肉消費仍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產業機遇將持續存在。由於進口牛羊肉有明顯價格優勢,進口來源國間的競爭也促使進口牛羊肉的價格下跌,可以預期的是,國內外牛羊肉企業間的競爭將長期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