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天津濱海新區:非遺保護喜憂參半

2017-05-31
来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天津濱海新區:非遺保護喜憂參半

  走進天津濱海新區,隨處可以觸摸到文化的曆史質感:既能在響螺灣金融區鱗次櫛比的高樓中感受發展的足音,也能在靜謐的海邊小漁村聆聽自明朝以來繁衍生息的憂樂故事;既能在富麗堂皇的劇院裏靜靜欣賞一場高雅的交響音樂,也可在社區廣場陶醉於傳承百年的民間花會……正如當地一位作家所言:“文化之於新區,既是當下生活方式的表達,也是昔日文脈的延續。”

  保護好文化發展的稀缺資源

  濱海新區為世人所關注的,往往是它的經濟發展。實際上,在這片2270平方公裏的大地上,還蘊藏著豐富的曆史文化遺存。據初步統計,這裏共留存著2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1項、省市級10項。“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沉積成濱海新區的文脈。保護好它們,就是保護好咱的文化味兒!”區委宣傳部的同志這樣說。

  最讓濱海新區人自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屬“漢沽飛鑔”和“大沽龍燈”。“漢沽飛鑔”形成於清光緒初年,是漢沽地區集民間音樂、舞蹈、武術於一體的廣場藝術,最早產生於沿海漁村,現已遍及漢沽城鄉,在民間有10餘支較為穩定的表演隊伍。“大沽龍燈”源於明永樂二年,是在大沽地區的漁民中最具影響的民間文化活動:每逢春節、元宵節、出海祭祀和每年一度的潮音寺廟會,漁民們都要聚集在一起舞龍燈,遂有“海河下梢一條龍”的美譽。眼下,“漢沽飛鑔”和“大沽龍燈”已經成為濱海新區民間文化的名片。

  濱海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域特點鮮明。比如,漢沽地區在秦代稱作小鹽河,居民以從事制鹽業為主。由於生存環境惡劣,他們的烹調方法也十分原始:用大灶架上柴火,加入海水或鹵鹽煮蚶子、梭子魚、八帶、墨魚、蝦等8種海鮮,久而久之,形成了“漢沽八大餷”。“餷”技的主要特色是在烹制過程中不去掉海產品的鱗、鰓、腸衣,由頭到尾、由腸到骨全可食用,具有肉香骨酥、鹹香適口的特點。如今,來漢沽旅遊的人都要點一道“八大餷”品嘗其特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濱海新區文化發展的稀缺資源,必須千方百計保護好。”濱海新區文廣局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該區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非遺傳承保護是新區政府各部門共同的責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實效”。

  非遺傳承任重道遠

  非遺保護最重要的任務是傳承,用崔寶賓的話說,就是“讓孩子們喜歡祖宗留下的這些寶貝”。

  53歲的崔寶賓是“漢沽飛鑔”第四代傳承人。從2012年7月起,他就與一些中小學校合作,利用業餘時間義務授課。“眼下在世的老藝人已經不多了,如果年輕人跟不上來,這門技藝就要失傳了。”如今,崔寶賓帶“徒弟”格外賣力氣,只要“徒弟”願意學,他一刻不停歇。“我就是要讓這些年輕人感受到這門技藝的魅力,一點點地喜歡上它。”目前跟隨他學習“漢沽飛鑔”的中小學生已有200多人。

  濱海新區的非遺保護也有其“骨感”的另一面:有的項目陷入保護難、傳承難、發展難的窘境。形成於清朝末期的“逗龍”曾是津沽興盛一時的民間傳統表演節目:最初是在門板上用泥塑成龍的形狀,由人抬著並敲打盆罐舉行儀式,後來發展成一項民間文化活動。年逾古稀的傳承人吳桂湖說,“逗龍”必須有兩條龍,一條紅色的火龍和一條綠色的水龍,龍身內放入用蠟油纏麻制成的蠟燭。“逗龍”時,16個人托舉兩條巨龍追逐、戲耍,結束後,剩下的蠟根稱為“龍蛋”,象征著平安和吉祥,是觀眾爭搶的對象。

  “‘逗龍’的特點是鼓點與舞龍相配合,但現在只有打鼓的,舞龍的人年紀大了,舞不動了。”吳桂湖傷感地說,眼下他的“逗龍”隊不到10個人,而且全部是55歲以上的老人。近10年來,他與同伴每天晚上都在濱河廣場上表演,向觀眾傳授基本技法。“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多收學員,只要有人願意學,我就免費教,不能讓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藝在我手裏斷了傳承。”

  “大沽龍燈、形意拳、高蹺等也都存在後繼乏人的問題。濱海新區非遺傳承仍然任重道遠。”天津市口述史研究會會員、濱海新區民俗文化專家李瑞林說,“當務之急是培養一批真正懂文化、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投入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實踐中。”

  漢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濱海新區成立最早的非遺保護中心。近年來,這個中心聘請專業人員走訪社區和漁村的老藝人,制作錄音、錄像資料和文字資料,研究各非遺項目的流派分布和表演套路。中心負責人田寶榮告訴記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做好非遺保護的基礎性工作,目前已建立了傳承人獎勵基金、基層隊伍活動基金、文化研究成果獎勵基金,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工作。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