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港共享經濟須奮起直追

2017-05-31
来源:香港商報

  萬青

  無論是否認同這種經濟模式是不是真的「共享」,「共享經濟」一詞成為潮流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到共享電池、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內地「共享經濟」花樣不斷翻新,已達到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內地共享經濟市場交易總量達到3.45萬億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03%。據推算,未來幾年,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40%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共享經濟規模將佔到中國GDP的大約10%。難怪連彭博社也寫文章驚歎「China Is the Future of the Sharing Economy」(中國是共享經濟的未來)。

  內地共享經濟發達

  必須承認,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內地的共享經濟也出現了一系列亂象。例如,由共享單車引發各種城市公共管理問題,共享經濟企業的非理性融資和補貼燒錢,押金管理疑問重重、資源過度投放引發的浪費等等。但毫無疑問的是,共享經濟在內地的繁榮,一方面極大地便利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令很多內地民眾可以極其方便地獲取種類繁多的服務;另一方面,共享經濟促成了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的新企業,更救活了一大批瀕臨破產的老產業,如單車制造廠、充電寶制造商等等。更為可喜的是,共享思維的傳播,極大地拓展了創新產業的想像空間,正成為一些新產業、新技術商業化、平民化的推手,諸如3D打印設備、VR設備共享的商業構想,目前已在有計劃的鋪陳之中。

  港共享經濟發展限制多

  相較之下,香港的共享經濟發展不僅緩慢,更是不斷經歷波折。上月落地香港的共享單車Gobee.bike,在投入運營一周內就經歷了單車損壞、被拋落河的「禮遇」,最近還在馬鞍山利安恏推廣時遭到管理公司警告;5月23日,再次有22名Uber司機被警方放蛇拘捕。上述案例顯示,共享經濟在香港的發展正遭遇現行法律政策的嚴重束縛。

  同樣成為限制性因素的,便是香港移動支付發展的滯後。共享經濟產品繁多、場景复雜、交易模式多種多樣,若依靠傳統的POS機等交易終端,不僅成本高昂、維護不便,更重要的是缺乏可移動性。比如,共享單車的運作,幾乎唯有依靠移動支付的介入才能實現。所以,成本低廉、可移動性強的移動支付手段,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手段,便成為了共享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高速公路」。目前在香港,雖然金管局已經多次批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SVF),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不管是商界還是用戶皆反響平淡,保守的支付習慣只怕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當然,部分港人至今仍對內地的「共享潮流」極盡嘲諷之能事,亦有不少人確不看好共享經濟的發展。但毋庸置疑的是,由共享經濟發展所激發的商業創新、資源高效利用等理念,正日益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從這個角度看,共享經濟帶來的「鯰魚效應」,或許能讓正困守在舊日輝煌中的香港,重新尋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