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澎湃新聞從多方信源獲悉,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發放或將暫停。
一位知情人士稱,最近半年,有關部門將暫停生產資質的發放。同時,抓緊研究提高現有的生產資質准入門檻。這名知情人士稱,消息來自於地方政府有關部門。
據悉,獲取新能源車生產資質首先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協助企業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申請。
另一新能源汽車廠商高管也確認了上述信息,其對澎湃新聞稱,本來國家希望新能源產業彎道超車,想放進來幾條“鯰魚”促進市場活力,門檻設定不高,本來想放進來幾條“特斯拉”,但現在有些新增企業則魚目混珠。
澎湃新聞未能聯系到相關監管部門對此置評。
一般來說,傳統大型車企均早已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新加入者則需要申請“牌照”。
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15家新造車企業獲取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其中有原傳統動力整車廠8家,零部件廠商3家,低速電動車轉型企業、車輛設計、能源供應商各1家。
以互聯網企業為背景的新造車勢力,暫無人入局。
實際上,拿到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也只是取得階段性勝利。
如上企業還需要通過工信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的考核,讓產品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才能實現車輛銷售、上牌上路。
目前,全數過關的僅有北汽新能源。
即便如此,已經過審的15家車企也未必能保證安全落地。
6月12日,新華網援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院專家消息稱,已經獲准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中,有幾家存在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此外,生產資質並非鐵飯碗,純電動乘用車產品有效期為3年,新能源車企將不斷地面臨有關部門對於產品的審核。
即便如此,實際上15家過首關的車企,已經是市場上的幸運兒。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高珩曾公開表示,盡管政府並未表示總共將批准多少家企業,但從市場容量來看,10-15家新能源車企比較合適。
根據上述過審的15家車企產能規劃來看,合計產能已經達到117萬輛,已經占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2020年我國新能源200萬輛市場的58%。同時,它們還將面臨在華合資車企和布局新能源的老牌車企的產品夾擊。
6月12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稱,新增中外合資純電動乘用車企業項目,將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對中外合資轎車項目核准和企業數目的限制。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國內記錄在案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超過了200家,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已經逐漸變成紅海。
有觀點指出,在20世紀的前三十年,美國也曾誕生過1800餘家車企,考慮到國內的扶持政策和體量,這個數據倒也正常,大部分被淘汰也將是必然。
實際上,有關部門已經多次放話提示留意投資過熱可能造成的產能過剩。
此前,國務院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處長吳衛就曾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整體情況不錯,但是行業散亂和盲目投資情況比較突出,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重視和防范,引導企業和社會合理投資。
實際上,拿不到牌照受影響的將不僅是苦等門外的新建純電動車車企。
伴隨新能源汽車建廠的熱度,各地方政府也紛紛上馬新能源產業園,要求各汽車新勢力入駐。
應過審要求,不少互聯網造車企業開始嘗試落地建廠。FMC與南京簽約,宣布項目總投資116.4億元人民幣,規劃產能30萬輛;與其同獲騰訊、富士康、和諧成立基金投資的愛馳億維在江西上饒,計劃總投資133億元,規劃產能同為30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有8家尚未獲批資質的新造車企業在全國各地嘗試落地建廠。
有分析人士稱,目前過審的15家車企,都具有獨立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整套工藝資質,新造車企業不得不“重資產”投入,若缺乏管理,很有可能造成重複建設,產能浪費。
對此,有多家新造車企業對澎湃新聞稱,自己本想帶著技術,借用傳統整車廠的產能,輕資產上陣,然而現在不得不重資產all in(全部投入),增添了不少壓力。有的企業則需要調整商業計劃,此前打算建廠後,將產能分享給其他造車新勢力,然而現在看來落實難度極大。
上述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回應,目前不會想太多,專心打造產品,提高生產工藝,以便在提高標准後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