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618遇上父親節

2017-06-19
来源:香港商报

  打開手機、電腦、電視,鋪天蓋地的都是某電商平台的618廣告。一開始還以為是電商在蹭父親節的熱度,后來才知道,原來618該電商的店慶日,已經搞過很多年,今年遇上父親節純屬巧合。

  雖然與父親節撞了日子,但是既然是電商節、又是父親節、更是禮拜日,給父親下單買個禮物,讓老爺子開心一下還不是順理成章?當然,從結果來看,老爸賺了面子,電商賺了里子,年輕人開開心心地把錢包榨乾,第二天還要乖乖上班賺錢。可以說,這個雙節合璧的日子和諧了家庭,繁榮了經濟,穩定了社會,著實是一舉多贏。

  當然,無論是父親節,還是電商節,「消費」才是主角。十分明顯,現在越來越多的節日已經被「電商化」了:端午節買粽子、中秋節買月餅、春節買年貨……土產的節日不夠用,那就引進洋節:情人節情侶互送禮物、父親節給父親買東西、兒童節給孩子買東西、聖誕節買聖誕禮物……每到節日,電商藉著無孔不入的宣傳網絡推波助瀾,讓節日增添上消費的屬性。

  只不過,消費主義的大肆入侵,已經讓很多人忘記了節日的真正意義——與親人溝通情感、加深了解、互訴衷腸才是。就像很多年輕人忘不了給父母買禮物,卻始終記不得父母的生日一樣,一鍵下單固然簡單,但畢竟消費代替不了情感,贈送禮物也代替不了真正的關心。更悲哀的是,這些節日的意義正越來越被消費行為所綁架,仿佛你不在父親節下個單,給爸爸買件東西,就代表不了你對父親的情感似的。

  而且從現在的情况來看,土節、洋節似乎仍滿足不了電商的巨大胃口。近幾年,隨著雙十一的商業成功,諸如雙十二、618、閨蜜節、818、黑色星期五等商家策劃的人造節日已頻臨氾濫。就好比天天過節都相當於沒有節日一樣,天天促銷也只會讓消費者熟視無睹,刺激不起人們消費的慾望,人們對電商節日的關注度也似乎在逐漸下降。所謂互聯網時代的「注意力經濟」,就是指在信心爆炸的年度,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才能進一步培養消費行為。從這個層面來看,如今電商們濫造節日,已然導致了節日的「通貨膨脹」,消費者的審美疲勞。筆者也不得不懷疑,明年的618沒有遇上父親節,人們真的會對這麼一個生造出來的節日感興趣嗎?

  歸根結底,節日需要儀式感。而在消費越來越輕松便捷的今天,儀式感的欠缺,正令節日變得越來越空洞無聊。無論造出多少個節日,若沒有真正地意義來填補,這種空洞無聊只會像癌症一樣,肆意的瀰漫下去。流深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