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國158萬人坐擁165萬億:30%金領 10%富二代

2017-06-21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中國的富豪越來越多。今天,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規模已達到158萬人,其中創富一代企業家占比40%,職業金領30%,二代繼承人占比10%。

  對於2017年的展望,報告指出對股票市場持相對樂觀的態度,相對看好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私募證券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黃金投資這些投資品種;看平房地產市場、現金及存款;對傳統的融資類信托產品、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產管理計劃和境外投資則略為謹慎。

  一、千萬富豪達158萬人 廣東、上海、北京人最多

  2016年,中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達到158萬人;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約50萬人,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3%,相比2012年人群數量實現翻倍。其中,超高淨值人群規模約12萬人,可投資資產5千萬以上人士共約23萬人。

  具體來看,高淨值人士數量超過10萬人的省市共5個,分別東南沿海五省市: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占全國比重47% 。

  除此之外, 4 省的高淨值人群數量超過 5 萬人,分別為山東、四川、湖北和福建; 6 省市的高淨值人群數量處於 3-5 萬人之間,分別為遼寧、河南、天津、河北、安徽和湖南。

  從財富規模看, 2016年中國高淨值人群共持有49萬億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占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的1/3。2014-2016年增速達24%,相較2012-2014年有所增加;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100萬人民幣,與2012-2014年基本持平。

  而2016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65萬億人民幣, 2014-2016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1%;預計到2017年底,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將達188萬億人民幣

  注:“資本市場產品”包含個人持有的股票、公募基金、新三板和債券;

  其他境內投資包括個人持有的信托、基金專戶、券商資管、黃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互聯網金融產品等。

  2016年,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淨值人士數量達到158萬人, 2014-2016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3%;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將達187萬人,超過20省市高淨值人群突破兩萬,地域分布更為均衡。

  二、千萬富豪是怎么練成的?

  1.創富一代企業家占比40%,職業金領30%,二代繼承人占比10%。

  數據顯示,這些千萬富豪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企業家及其後代,二是職業金領。

  在企業家群體中,創富一代企業家在高淨值人群中的占比約40%;同時,越來越多的二代企業家承擔起家族企業管理的責任,目前二代繼承人的數量占所有高淨值人群的10%左右。而目前尚未退休的創富一代企業家有將家族企業傳承給子女的打算,未來二代企業家的數量將不斷上升。隨著業務的發展及規模的擴大,成熟企業對管理的專業性和規范性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引入職業經理人和外部專業人士完善企業治理。同時,市場資本化程度的提升、 IPO和新三板的開閘提高了股權的流動性和變現機會,也造就了一批從事新興行業的新型高淨值人群。這部分以職業經理人和專業人士為代表的金領人群數量隨著中國企業的不斷成長壯大而迅速增加。調研數據表明,職業金領在高淨值人群中的占比近30%,企業家對企業管理的高要求將為更多有專業背景和知識的經理人提供躋身高淨值人群的機會。

  注:* 職業金領包括高管 / 職業經理人 / 專業人士** 其他高淨值人群包括全職太太、社會名流(運動員、演員、畫家等)

  而此前,高淨值人群的分布是醬紫的:

  而這些人的特征是這樣的:

  報告指出,這些高淨值人群心態更成熟,眼界更開闊,考量更長遠。

  2、心態更成熟:重視“財富保障和傳承”,資產配置多元化,對財富管理機構信任加深:

  在2009年及2011年的調研中,“創造更多財富”均高居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財富目標首位。 2013年,隨著高淨值人士初步完成辛苦打拼事業的奮鬥期,愈發看重如何更好保障自己和家人今後的生活,“保證財富安全”首次躍升首要財富目標,同時“財富傳承”的重要性日益增強。近年來,“保證財富安全”、“財富傳承”和“子女教育”一直作為高淨值人群最關注的財富目標,“創造更多財富”則被擠出前三位。

  從風險偏好的數據來看,選擇“高風險高收益”投資的高淨值人群比例約占5%,相較2015年下降了近十個百分點;傾向於“高於儲蓄收益即可”的人群比例則從2015年的20%左右大幅上升至2017年的近30%;與此同時,偏好“中等收益水平”的人群比例穩定在60%左右。

  3. 對專業財富管理機構信任加深

  如圖,高淨值人群通過機構管理財富的比例已超過60%。

  4.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

  回顧近兩年,由於資本市場大幅波動,高淨值人群的避險情緒逐漸升溫,銀行理財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配置比例有所增加,股票及公募基金類資產配置比例有所下降。 2017年,高淨值人群在銀行理財產品上的配置約占其整體可投資資產的25%,相較2015年增加近一倍。

  具體來看,高淨值人群對金融投資的偏好增加29%,對實業投資的偏好增加21%。

  而金融投資中,各類境內的資產配置趨勢如下圖:

  報告指出,私募股權投資因其較好的風險收益比和持續的政策利好受到高淨值人群的普遍青睞,近兩年在整體資產配置中增幅領先。

  而具體如何選私募?數據顯示,在選擇具體的基金產品時,他們最關注管理機構的曆史業績及口碑。而具體如何選私募?數據顯示,在選擇具體的基金產品時,他們最關注管理機構的曆史業績及口碑。

  此外,高淨值人群投資海外資產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此外,高淨值人群投資海外資產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分散風險和捕捉投資機會仍是高淨值人士參與境外投資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分散風險和捕捉投資機會仍是高淨值人士參與境外投資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

  出於分散風險的首要目的,境外資產配置仍集中在現金、股票及債券;預期未來保險、房產及股票比例將上升從資產配置的類別來看,由於對境外市場的了解有限,高淨值人士的境外資產配置仍然集中在儲蓄和現金、股票和債券類產品等主流投資類別;而資產規模越大的高淨值人士境外資產配置越為分散。

  未來1-2年,受訪的高淨值人士對境外資產以分散風險、保值為主的訴求沒有太大變化,故而對保險及投資性房地產等相對保值的品種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偏好。在本次訪談中,不少高淨值人士表示,由於對境外市場的不熟悉,目前會更偏向於投向一些“看得懂”的投資品種,而對於複雜結構產品投資仍然較為謹慎。

  從地方選擇來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加坡升溫明顯。

  三、中國私人財富市場2017年展望

  宏觀經濟:

  2017年展望:2017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2017年GDP增速目標為6.5%左右, CPI目標在3%左右。政府將利用宏觀調控和政策儲備,積極應對增長低迷的世界經濟和日益抬頭的貿易保護傾向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進出口回穩向好,國內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相促進、區域城鄉發展相協調,居民財富穩步增長。

  1.看好的投資品種:

  股票市場:

  2017年展望: 2016年下半年起,股票市場IPO審核速度調節有度,宏觀經濟基本面趨勢轉好,市場普遍對2017年股市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公募基金:

  2017年展望: 2016年12月, 14家基金公司入選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機構, 預計首批規模約3千億左右,養老金入市將提升基金公司長期資金占比,增強基金公司盈利和抵禦經營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 2016年以來,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在降杠杆、去通道和禁止資金池等監管標准和措施方面趨於統一,作為資產管理行業中最透明、最規范的子行業,公募基金將在資產管理行業的整體規范化中顯著獲益。

  保險:

  2017年展望:基於2016年出台的一系列監管規定,預計2017年保險市場將延續2016年的增長態勢,保費收入平緩上漲。

  私募股權投資:

  2016年,隨著IPO開閘,中國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實繳金額創出曆史新高,私募股權基金主導的並購交易金額持續快速增長。未來宏觀政策對私募股權行業持續利好,政府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政策為私募股權投資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和退出渠道。隨著競爭加劇,行業分化也將進一步凸顯,聚焦於行業投資和早期投資且構建了較強投資管理和退出能力的GP將勝出。

  私募證券投資:

  2015年上半年牛市行情帶動私募證券投資產品發行規模高速增長,隨後的下跌則延緩了新基金發行速度;同時,證監會與基金業協會加大對私募行業的檢查與整改力度。未來隨著監管部門松綁股指期貨和投資者信心恢複,預計私募證券投資產品的資產規模有望重回增長軌道。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分化將加劇,有長期優秀投資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將勝出。

  互聯網金融產品:

  過去兩年,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諸多創新產品規模高速增長。未來受益於政府支持、完備的基礎設施和較低的市場滲透率,互聯網金融產品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黃金投資:

  2016年,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市場避險情緒濃重。同時,國際油價反彈引起全球通貨膨脹預期逐步上升,黃金的避險需求不斷加強。未來由於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持續,主要經濟體通貨膨脹預期持續累積,預計2017年黃金市場將持續走強。

  銀行理財產品:

  2017年展望: 2016年7月,《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出台;辦法將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轉型,促進銀行理財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並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銀行理財市場可能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此外, 2017年一季度起,監管層要求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的范疇,合理引導規模增長。總體而言,預計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增速將進一步放緩,進入平穩增長期。

  2、看平的投資品種:

  房地產市場:

  2017年展望: 2016年9月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政策監管開始趨緊,一二線重點城市相繼出台“限購限貸限價”政策以穩定房價,防范房地產資產泡沫。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近期投資性比例下降,政策導向以“穩”為主基調,在抑制房地產泡沫的同時防止房價出現大起大落。因此,預計投資性不動產市場增速平穩。

  現金及存款:

  2017年展望:預計2017年將保持流動性總體平穩,注重抑制資產泡沫、防范風險的同時加強結構性調整。廣義貨幣M2增速預期保持在12%左右,現金及存款增長平穩。

  3、略悲觀的投資品種

  傳統的融資類信托產品:

  隨著資管行業競爭加劇和監管日趨收緊, 2014-2016年融資類信托產品餘額增速由2012-2014年的33%降至12%,預計2017年的資產規模增速也將放緩。未來融資類業務仍將是大多數信托公司的主要業務,信托公司也將逐漸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補充資本實力,轉變現有以房地產和政信合作為主的非標業務模式,在標品信托如資產證券化等領域加大布局,同時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信用風險的管控。

  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產管理計劃:

  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持續快速擴張,2015年A股市場牛市帶動券商資管產品高速發展。隨著證監會加強基金子公司業務風險監管,規范券商資管業務政策,預計2017年兩項業務增速都將放緩。

  境外投資:

  2017年展望:隨著中國投資者對海外市場開放程度和了解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中國企業在海外業務的擴展及部分企業在海外上市,已有境外資產配置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腳步將持續。 2016年下半年起,投資者的投資偏好發生變化,預計2017年境外投資增速將有所放緩。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