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解房困須先堵漏洞

2017-09-27
来源:香港商報

  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白仲祺

  「共享房屋」是一種新的資助房屋,與其他公屋等現有機制,主要分別是租金比公屋租金較高,而且單位一些空間例如浴室是數個家庭共用的。

  問題是,如果這些「共享房屋」,租金比公屋高,但由於要與其他人分享部分空間,令私隱度比公屋更低,那麼,對於現時的公屋租戶,吸引力應該非常低。當然,這些新建議的制度,要吸引的人根本不是公屋租戶,而是可能無資格申請公屋,又或者正在輪候公屋的人。這不就指出政府公營房屋制度的缺陷?所有認為政府有必要營運房屋的人,都是基於認為香港有基本住屋需要的人缺乏幫助。筆者今天不討論這點。問題是現有的制度,究竟能否幫助這些人解決問題?

  很多人認為政府應該增加公營房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樓價不斷上升。當然,相比私人樓價,公屋獲得高達每月1萬元的資助,極為吸引。可是資助房屋本身,對於降低私人樓宇價格毫無幫助。試想想,如果通脹令食物價格上升,令市民要求政府營運餐廳,令一些合資格人士獲得食物價格資助,剩下私人營運的餐廳,根本無可能賣同等的食物。它們要繼續營運,便要售賣政府餐廳不能買到(例如售價較貴)的食物,或者服務沒有資格進入政府餐廳的顧客。

  香港的房屋問題,不是由於太少政府營運的房屋,而是太多。政府公營房屋存在極大的問題,如果水塘發現不斷漏水,是否應先堵塞漏洞?可是公營房屋分配不均,越是增建公營房屋,浪費的資源越多。公屋租戶搬進一個單位,就沒有辦法搬到其他地區,造成居住地區的錯配。

  政府收緊富戶政策,由雙軌改成單軌,是重要的第一步,可是從收入限制可見,一年收入高達160萬的四人家庭,是香港收入的百分之一的家庭,卻依然可以留在制度。政府要幫助有需要人士解決房屋問題,便要堵塞現有制度的漏洞。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