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53

【创刊65周年商报老友记】陳勇盛赞商報「走到市民中間」

2017-12-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新界專刊》創刊1周年後,陳勇曾接受本報訪問,給專刊提出各種建議。

  陳勇不時支持本報活動。圖為2016年他出席本報舉辦的活動。

  地區領袖都喜歡閱讀商報

  香港商報創刊65周年,見證香港風雲變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民建聯副主席陳勇盛赞商報愛國愛港,具歷史地位,報道既準確又權威。就商報於4年前看準新界發展大勢,創辦《新界專刊》,全面報道新界消息,陳勇指商報此舉極具戰略眼光,大赞內容做到專注而深入,既有獨家報道,又比其他媒體更透徹報道新界情况,令讀者更了解鄉情。他說,「我和許多人一樣,對《新界專刊》留下了深刻印象。」

  日前,陳勇接受記者訪問,暢談對香港商報創刊65年的感受。他先對香港商報踏入65載表示祝賀,形容商報在港立足多年,屬傳統愛國愛港媒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受到社會各方領袖的追讀。從事地區工作多年的陳勇直言,地區組織的領袖都喜歡閱讀商報;跟隨前輩的他早年就已認識、閱讀商報:「新社聯長期都有訂閱香港商報。」

  陳勇認為,商報的各種新聞消息如商業、社會、政治等,不僅報道準確,且有權威性。他續指,在現時紙質媒體整體大環境出現收縮氛圍下,香港商報反而繼續擴展,發展是愈來愈好。

  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民建聯副主席陳勇接受記者訪問,暢談香港商報創辦65年。

        《新界專刊》好「接地氣」

  新界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地區。2013年8月,香港商報率先創辦了《新界專刊》,全方位報道新界各方面消息。

  對此,陳勇肯定商報辦《新界專刊》的成績及辦刊理念。他以「接地氣」形容商報對新界的關注,直言這是更加「走到市民中間」的做法。他回想起4年前,商報創立《新界專刊》前,新社聯代表包括他自己,曾多次拜訪商報總部,深入交流彼此意見,「當時,我已覺得商報具有極其準確的戰略眼光」。

  香港商報《新界專刊》從鄉情、政策、民生、旅游、地產等方面報道新界情况。陳勇赞揚專刊在報道新界上做到了專注、深入,更時有獨家報道:「《新界專刊》走得很前,令大家十分佩服。」他至今對商報詳盡專訪已故鄉議局前主席劉皇發、新社聯現任會長梁志祥等報道記憶猶新,點出那些報道比其他傳媒更透徹、更地道,令讀者深入了解鄉情。

  除了時事性較強的報道外,《新界專刊》經常報道新界不同的旅游、郊游景點。一直留意商報的陳勇點出,專刊常常介紹新界的郊野地方,着重於大自然,羅列出新界區的好去處。「這些報道非常有可看性,不但對讀者有吸引力,更可以藉此推廣新界的旅游景點」。

  陳勇是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作為地區領袖不時接觸街訪。

        商報領導層具精準眼光

  除創立專刊外,陳勇亦盛赞香港商報進駐九龍東的決定。2011年11月,商報從落腳30多年的北角工業大廈搬遷至位於牛頭角觀塘道的自置工業大廈,并翻新為現時樓高7層的香港商報大廈,把握「起動九龍東」的發展機遇。這是商報創刊65年來第四個報館地址;香港商報大廈同時也是特區政府宣布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后,首批獲批進行活化的工廈之一。

  曾經到訪商報現址的陳勇點評,報館現址環境十分理想,而且九龍東工廈、商廈在未來仍會不斷發展、升值。他稱,凡此種種走勢,都體現當年香港商報決定在九龍東購置大廈的舉動,其實亦印證了報館領導層精準的眼光,同時顯示出商報銳意辦好媒體的決心。

  陳勇還說,他與本報員工時常有交流,「商報采編團隊的確具有敏銳的新聞觸覺,工作態度勤奮,於不同新聞場合都走在最前」。

  本港媒體應發揮正能量

  香港媒體報道與本港政治生態息息相關。陳勇慨嘆,本港部分媒體一直發放負能量,失去道德底線,作出一些諸如美化違法行為、合理化「拉布」、抹黑國家等舉動,令市民對媒體信任度下降。他認為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會了解事態發展,并期望媒體能發揮正能量。街坊「寧願不看政治新聞」

  媒體與社會氣氛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從事地區工作多年的陳勇觀察到,近年來,一些媒體知名度在市民心中可能比以往要大,但他們對媒體的信任卻有所下降。他說,「這與部分媒體渲染負能量、沒有道德操守有關,尤其是在政治新聞方面。有些街坊說,寧願不看政治新聞,因不知道孰真孰假。」

  陳勇繼續引申,媒體本身都應該發揮正能量,不能只側重負面消息,令社會瀰漫着負面氛圍:「如果負面消息太多,如自殺新聞等等,會令讀者感到不安,長遠不是好事。」不過,他強調媒體并非絕不報道負面消息,而應同時兼顧正面報道:「社會不一定只有冲突;鄰里的好人好事也值得報道。」

  陳勇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圖為他參與全國兩會的情況。

        商報報道多具有正面信息

  陳勇認為,香港商報的報道內容多具有正面信息,深得地區人士肯定。惟有些媒體已經失去道德底線,理應被社會各界監察、譴責。

  近年,本港政治氣氛愈趨激烈,違法「占中」、旺角暴亂等風波先后發生,影響社會秩序及民生,令市民十分反感。然而,部分媒體美化上述違法行動,甚至視之為「英雄」行為。「有些人以為謠言說一百次,就等於真理。」陳勇不齒和反對這種做法,更稱這會對社會的價值觀有負面影響,尤其是影響到一批年輕人。

  立法會近年「拉布」風氣日盛,立法會大會、財務委員會成了一個又一個「拉布」戰場,令數以百億元計的工程、民生項目被拖延。陳勇堅決不認同「拉布」行為被描繪成「合理化的抗爭」。不時有接觸街坊的他  說,「拉布」對民生影響極大,市民不僅不支持,而且是反對。故此,他質疑部分媒體合理化「拉布」的意圖。

        媒體應於兩地關系起積極作用

  香港回歸祖國后,內地與香港關系愈來愈密切。陳勇批評個別媒體對於祖國內地負面消息的放大性報道,甚至傳播種種謠言,令部分港人對內地心存恐懼。

  另外,他留意到每逢新一任行政長官上場、政府推出新政策之時,都會被部分人士和媒體反對,政府施政步伐難免被窒礙。他深信,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真實數字可證明香港人其實不懼怕內地,如今反而樂於去內地:「每年的出入境數字都數以百萬千萬計,而且還在不斷上升。」

  陳勇又以「一地兩檢」為例說明有關情况。他指,特區政府提出高鐵香港段實施「一地兩檢」,大部分民意調查都顯示,過半甚至更多市民都支持「一地兩檢」;但有部分媒體、反對派此時此刻竟毫不理會民意,不顧及希望乘坐高鐵、支持「一地兩檢」市民的意願,進而不斷抹黑、政治化「一地兩檢」。

  他還提到,早前反對派及少數本港傳媒試圖借民主黨成員林子健自稱被內地人員擄走事件借題發揮,后來社會各界都發現林子健的口供自相矛盾。「這一切,市民都看在眼里,會了解事態發展。」

  在未來日子里,國家會銳意推進「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樂意惠及香港。陳勇希望,香港抓緊國家機遇,各界包括媒體都應團結一致,令香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更希望各階層人士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建言商報 | 新時代須推展新媒體平台

  網絡及手機傳遞最新消息,如今已是傳媒發展的大趨勢。陳勇說,現時香港商報《新界專刊》在不同地區都有派發點,惟他建議商報加強網上新聞和手機應用,以增強報道的傳播力及影響力。他還建議,各團體、區議員等熟悉地區的人士可以做商報的「信息提供者」,甚至擔任特約采編人員,推動香港商報成為「24小時全方位、零空白的媒體平台」。

  香港商報雖是傳統紙媒,但近年亦愈來愈重視即時消息,除了以網站、微博發布新聞外,微信、FB、APP手機應用程式等都有加以應用,務求最快、最廣地傳播消息。陳勇認同上述方向,并稱現時商報《新界專刊》在不少地區團體都會派發,派發點愈來愈多。不過,他亦說,即使在地區上派發報刊,其實沒可能真正進入到每一家每一戶。

  陳勇指,現時很多讀者都以手機閱讀新聞消息。為此,他建議,商報可以再加強手機傳播應用,令即時消息於微信、WhatsApp等通訊程式中廣泛傳播,「新的通訊工具,可以增加報道傳播力及影響力。當然,這不僅限於發布新界的消息,也可運用在其他消息報道上」。團體地區人士可做信息提供者

  陳勇引申道,網上新聞值得投放更多資源,因為受眾更多,也能增加效益,能深入社會各階層。他指,新界本身有許多團體領袖、不同商會,加上不同的區議員或地區人士,對於新界情况十分熟悉。因此,商報可與他們進一步加深聯繫,讓他們不僅是報道的對象,更成為信息的「提供者」,彼此可作更緊密的互動。

  陳勇舉例稱,新界區的區議員、地區人士,甚至都可以擔任香港商報特約記者或編輯,將熟悉的地區消息盡快傳播、轉發,以此作更全面鋪排,共同推動商報成為「24小時全方位、零空白的媒體平台」。香港商報記者林駿強

[责任编辑:若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