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11月份CPI與PPI同比雙回落 內地物價續溫和上漲

2017-12-1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持平,同比上漲1.7%,漲幅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5.8%,漲幅較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專家分析認為,內地物價指數維持溫和上漲態勢,不過,由於年末菜肉需求增加,預計12月食品或重返升勢,對CPI上漲至2%以上形成支撐。

  CPI同比漲幅連續10個月低於2%

  當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2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9.0%,影響CPI下降約0.2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5%,影響CPI上漲約1.96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明顯,達到7.0%,居住類價格上漲2.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2.0%。1至11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5%。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CPI同比漲幅已經連續10個月低於2%。

  從環比看,CPI基本平穩。食品價格下降0.5%。其中,鮮菜價格下降4.8%,主要原因是11月份除個別寒冷地區外大部分地區氣溫變化溫和,利於蔬菜生產和儲運,市場供應相對充足。因冬季需求增加,牛、羊肉價格分別上漲0.4%和2.0%;雞蛋價格上漲2.1%;鮮果價格上漲2.1%。

  物價溫和上漲態勢與業內人士的預期相符。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預測,進入11月份以來,食用農產品價格漲幅基本平穩,當月國內成品油價兩次上調帶動非食品價格略有回升,翹尾因素較上月有所回落,11月份CPI漲幅相比上月有小幅回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稱,11月食品價格同比降幅擴大,變動的焦點仍在蔬菜和豬價。雖然11月豬價繼續維持小幅上行態勢,但菜價下跌導致整體食品價格回升之路略有放緩。年末,豬肉需求有望再度升溫拉高豬價,同時氣溫再降拉升菜價。預計12月食品或重返升勢,對CPI上漲至2%以上形成支撐。

  石油天然氣開採業漲幅擴大

  從環比看,PPI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1%,與上月漲幅相同。從同比看,PPI漲幅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5%,比上月回落1.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6%,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至11月平均,中國PPI同比上漲6.4%。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或已見頂

  在主要行業中,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出,漲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同比上漲20.3%,比上月擴大3.8個百分點。漲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上漲23.9%,比上月回落6.9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4.4%,回落5.6個百分點;石油加工業,上漲13.8%,回落1.7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上漲8.6%,回落11.1個百分點。上述五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3.27個百分點,佔總漲幅的56.4%。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11月PPI同比增速出現明顯回落,主要在於高基數的原因。2016年11月以來,在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經濟回暖等背景下,供需兩端共同推升了大宗商品價格飛漲。但目前來看,由於經濟的高位震蕩以及供給進一步壓縮可能性較小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可能已然見頂,未來PPI同比將會在高基數的作用下回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認為,今年11月份可能是中國PPI漲幅出現下行趨勢的時點,12月PPI同比或繼續下行至4.5%左右。展望明年,諸建芳指出,工業品價格上行趨勢將進一步趨緩,同比漲幅回落也將是大概率事件。根據此前的判斷,明年PPI中樞或將在3.5%至3.8%左右。

  【專家解讀】明年樓控或轉換重心

  【香港商報網訊】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將「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作為2018年力抓好的重點工作之一。觀察人士認為,在結束福利分房的住房制度改革實施近20年之後,中國住房制度或再次迎來巨變。明年開始,官方的樓市調控重心可能由限購、限價等短期行政性調控轉移向由中央政府統一部署的長期性和基礎性制度。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法務部主任康俊亮表示,此番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作為2018年重點工作,一方面是穩定預期、表明中央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為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落地明確時間表,如:備受關注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可能會在2018年實現全國聯網。

  「限購」不會立刻退出

  中央政治局會議此番對樓市的定調,可能意味從明年開始,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將出現重大變化。康俊亮認為,從明年開始,官方調控的重心將逐漸從各地頻繁出台的行政性調控轉移向中央政府統一部署的長期性和基礎性制度。當然,「限購」等行政性調控政策並不會立刻退出,而是在一定時期內,與長期性和基礎性的制度並行,此後才會被慢慢替代。

  至於房地產長效機制包含哪些內容,康俊亮認為,大致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稅、建設完善住房租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等。康俊亮指,隨一系列長期性和基礎性制度的真正落地,中國此次住房制度改革的效應和影響將不亞於啟動中國房地產市場「黃金十年」的1998年「房改」。包括土地、財稅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的建設,意味着中國房地產制度層面將真正走向完善,市場自身機制足以應對短期波動,也避免了頻繁行政性調控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二次房改」可能開啟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認為,此番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明年的房地產市場的監管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對於住房制度改革的表述可以理解為「二次房改」可能開啟。未來租賃市場發展會受到重視,同時,住房開發和銷售可能也有新的調整。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指出,今年以來,多個城市在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以行政手段為主的短期調控政策下,樓市開始降溫,逐漸回歸理性。但這些調控措施畢竟是短期的,從長遠計,必須要進行供給側改革,要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而不是「天一冷就給樓市加溫、天一熱就打壓降溫」。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