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林丽青报道:广东信宜女孩萍萍患有神经纤维瘤,16岁时背部向后弯曲似“驼峰”,下肢几近瘫痪。近日,萍萍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重获新生。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护团队通过3D打印及超声骨刀,对萍萍进行脊柱截骨后植入钛合金,目前萍萍已康复出院。据悉,术前国际及国内同行对这例患者手术效果抱很小的希望。
手术成功率为五成
在善心人士陈先生的资助下,2017年春节后,萍萍从信宜农村老家来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该院骨科顾问医生杜启峻为萍萍检查后发现,神经纤维瘤导致萍萍的脊柱严重畸形,后凸155度,并且已经压迫到萍萍的心脏和肺部,导致萍萍呼吸困难,双下肢几近瘫痪。如果要改善萍萍的症状,必须手术治疗。
“萍萍的脊柱畸形实在太严重,手术前必须通过牵引部分矫正,不然手术风险太大。”该院骨科顾问医生杜启峻解释,骨科团队为萍萍制定的初步治疗方案是:第一步在她头上安装一外固定环(halo支架),利用牵引的方法使其背部畸形有所改善;第二步手术矫形。2017年11月初,经过7个多月的牵引矫正后,萍萍的脊柱畸形已经从之前的155度减少到100度左右,具备了手术条件,但是手术风险依然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瘫痪。
据杜启峻顾问医生介绍,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是非常罕见的疾病,术前国际及国内同行对这例患者手术效果抱很小的希望。“这是一个不一般的手术,在我医生生涯中尤为难忘。”杜启峻说,医院咨询过全球知名的骨科医生,他们都认为手术的成功率在50%左右,然而,患者的信任让医护团队坚持寻找解决方案。
手术历时10小时顺利完成
为此,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决定邀请“三名工程”团队带头人、香港玛丽医院张文智教授参与指导手术,杜启峻顾问医生、朱锋顾问医生、吴建斌副顾问医生、周亚鹏医生共同为萍萍进行手术。
张文智教授介绍称,为确保手术安全,医生团队在术前按照1:1的比例,3D打印萍萍的脊柱模型,讨论手术方案,力求方案精准。手术当天,张文智教授带领医生团队对她的胸8椎体和胸10椎体进行了截骨,将胸9椎体几乎完全截掉,然后用钛合金钉棒系统来替代被截取的椎体。同时,医生团队向萍萍的脊柱椎弓根钉入钛合金钉,将其余扭曲的椎体进行矫正。
手术的全过程对患者进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在每一个矫形步骤中,仔细地进行神经功能电生理测试。一旦电生理监护发现了异常信号,就意味着手术医生矫形角度已经超出神经安全范围。于是,手术医生可以及时调整矫形部位,在电生理监护下小心翼翼地矫形、拉伸、去旋转,逐渐减小脊柱的畸形角度,在确保患者神经安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畸形矫形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张文智教授介绍称,在3D打印技术、超声骨刀及手术监护三重护驾下,医护团队原计划需两天时间才能完成的手术,10个小时就完成了。术后第二天,萍萍的双腿就可以活动了。萍萍在术后的良好效果出乎大家的意料,整个医疗团队都感觉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