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彪視察大圍交通,他期望當局能盡快解決新界東塞車問題。 記者 馮俊文攝
鄧家彪(前排右五)曾到政府總部請願,向官員表達市民的訴求。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林駿強報道:新界東人口逾170萬,交通擠塞問題日益嚴重,市民苦不堪言。早前,由新界各界人士成立的「解決新界東塞車」大聯盟,致力為解決問題出一分力。聯盟發言人鄧家彪重申,聯盟希望集結地區、議會力量,逼使政府正視新界東交通問題;他慨嘆新界東交通問題深刻地影響居民的生活,不僅影響工作,也波及他們的家庭生活,去年11月更曾出現11宗小型交通意外引起北區交通癱瘓的困局。他形容新界東交通問題進入沸點,慨嘆當區的基建遠遠滯後於人口增長及發展。
塞車深刻影響市民生活
「解決新界東塞車」大聯盟發言人、同屬民建聯的工聯會新界東總幹事鄧家彪,接受本報訪問,暢談新界東的交通問題。他點出,大聯盟成立之目的,是希望集結多黨派的地區、議會力量,成員既有區議員,也有立法會議員,希望可動用最大的力量,提出各種短、中、長方案,迫使政府將資源不止放在福利、跨境基建上,同時要放在交通基建,改善新界東的交通,情況刻不容緩。
他不諱言,新界東居民對於當區交通的感受愈來愈差:「北區、大埔、將軍澳等區的居民感受甚深;即使沒有特大意外、天氣惡劣,但是(新界東的)行車時間都長了,交通意外次數多了,車龍完全不動的情況也多了。」
作為聯盟的發言人,他不時落區與居民溝通,曾發起簽名行動,細心聆聽他們對於當區交通的意見。他了解到交通擠塞深刻地影響小市民的生活:「有些居民因為交通擠塞而遲到,結果被倒扣勤工獎,十分無奈;更多的是很多人(因為交通)不能與家人一同吃飯,原本晚上7點多(回家),最終可能要8點多才可(回家)。」
容車量比率超出設計負荷
鄧家彪指出,新界交通問題的癥結在於塞車情況嚴重。他稱新界東人多、車多、路少,不少路段的容車量比率都超過1,已超出設計負荷,出現交通擠塞,有些路段情況甚至達到1.2、1.3的水平,這些數字都反映新界東的交通擠塞問題嚴重;他舉例,大埔、沙田主要用吐露港公路,當該路段一出現問題,大老山隧道前將出現擠塞,影響整體交通;再者,東鐵其實都面對飽和的情況,凡此種種都令新界東的市民沒有選擇;他形容,新界東道路交通擠塞的情況,已進入了「幾高的沸點」。
「一有風吹草動,(新界東)就會有『意外』。」他如此形容新界東的情況,而他所說的「意外」,是指極為嚴重的交通擠塞情況。他回首道去年11月23日,北區曾在同一天內發生11宗交通意外;雖然這些意外都是小型事故,卻引起骨牌效應,北區不同路段的車龍都難以在短時間內清理,結果導致整個北區的交通癱瘓了5小時,情況十分離譜。
基建大幅滯後人口增長
鄧家彪續分析,現時出現的交通擠塞問題,與新界東的規劃也離不了關係。他點出,新界東不同地區都陸續有公屋落成,北區的人口更從早期的10多萬增至現時的逾30萬;然而,他稱北區對外南下,多年來僅靠兩個迴旋處,即雞嶺迴旋處及大頭嶺迴旋處;他引伸道,幾年後北區皇后山將會有新公屋,擔心如果繼續「疊下去」,都只靠這兩個迴旋處,交通將不敷應用;他續舉例,北環線原本在2006年應開始動工,來到今年卻仍未有詳細設計;他慨嘆,當區的基建遠遠滯後於人口增長及發展,質疑政府「不長進」,沒將交通問題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