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善用高鐵 提升效益

2018-06-2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立法會上周四終以40票贊成、20票反對及1票棄權,三讀通過「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完成了高鐵「三步走」的程序,意味着市民期待已久的港段高鐵可如期於今年9月通車,標誌香港即將進入高鐵時代,可喜可賀。

  回顧香港高鐵由2010年4月動工興建以來,可說波折重重。因自從香港高鐵工程拍板後,香港一些政客已千方百計設置障礙,包括對環評報告左挑右剔;引發菜園村收地衝突;繼而在牛潭尾造高鐵工程導致魚塘乾涸事件;後來又「拉布」圖阻高鐵工程追加撥款;亦有某大學女講師在其網絡上妖言惑眾,說什麼「高鐵的興建,是為方便解放軍可以直達香港」云云;更滑稽的是有人涉嫌自編自導自演被綁架的「十字釘」鬧劇,此案仍在審訊階段,迄未完結。

  「一地兩檢」得民心

  正是由於有人刻意阻撓,令高鐵工程一再受拖延,由原本預算2015年可完工,結果延遲了一年又一年,最後要延至今年9月才可正式使用,比當初計劃足足遲了接近三年。建造費用亦由於工程拖長,由原來估計的669億元增至848億元。這些時間和金錢的損失,是什麼人造成,大家心裏有數。

  香港的高鐵雖只得26公里長,不過通車後將與全國逾2萬公里的高鐵網絡連結一起,屆時港人乘坐高鐵從香港出發,不僅可與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一小時生活圈,甚至前往全國多個主要城市如長沙、上海、天津或北京等,都可以朝發午至或夕至,方便快捷。而且,在高鐵串連下,全國地域距離大大拉近,人們穿州過省必然會常態化和普及化,帶動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這對營商環境肯定帶來極大變化,尤其有利於二、三線城市的冒起,亦有利於港商開拓新市場,所產生的經濟效應,無可估量。

  高鐵實施「一地兩檢」本是理所當然的安排,只因問題被政治化了,才令事情變得複雜。事實上,民意已十分清晰,很多不同的機構和團體進行的民調,支持「一地兩檢」的民意都佔壓倒性的比例。因為大家都明白,只有這樣,才可以讓高鐵項目發揮最大的效益,包括:便利旅客;提升運輸和商貿效率;鞏固香港作為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有助於香港把握國家的發展機遇、提升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地位;以及強化本港作為內地與世界交往的中介角色。

  一面「照妖鏡」

  可笑的是,有些人把這項「一地兩檢」的利民措施,硬要說成是「割地自閹」,破壞「一國兩制」,違反基本法等,連篇歪理。甚至在立法會就草案進行二讀和三讀審議程序時,仍有部分議員在議事廳內上演「一拖二鬧三衝擊」,繼續妄圖把「一地兩檢」妖魔化。可以看出,這些人完全出於一種「抗中」思維,不願意看到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

  之前,筆者曾形容高鐵「一地兩檢」能否過關將是一塊「試金石」,可以試出香港能否擺脫政治化漩渦,返回經濟發展的正軌。而今筆者發覺原來今次「一地兩檢」的審議,除了是「試金石」,還是一面「照妖鏡」,把那些漠視民意、民生和只顧「抗中亂港」的政客照得一清二楚,無所遁形。

  記得林鄭月娥甫上任,即表示除了優先處理教育問題外,另一個緊迫工作就是要解決港深廣高鐵的「一地兩檢」問題,並估計是一場「很難打的仗」。這場仗的確不易打,但現在終在強大民意和大部分議員支持下取得勝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高鐵「三步走」順利完成,為「一地兩檢」安排提供了堅實法律基礎,接着下來重要工作便是要研究如何好好運用高鐵,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益。

  各項配套須到位

  除了要研究如何方便市民大眾購票(包括購買內地轉車票)之外,其他的配套設施也不能忽略。事關按廣深線開通後客流量由7000急升至1萬2千人次的經驗來估算,港段高鐵開通後,每小時單向可接載9500名乘客,節假日相信不止此數。客流驟然增加,需要配套支持,特別是車站出口——西九總站,如何能有效地疏導旅客和做好交通接駁等具體安排,當局必須及早就規劃,馬虎不得,否則一出亂子,政客便有機會借題發揮,激化兩地矛盾。

  此外,根據香港和內地中鐵總公司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港粵香港高鐵9月通車的初期,每日將運行127對(一來一回為一對)列車,其中113對是行走廣深港線,即來往西九至廣州南站,途經福田站、深圳北站及虎門站;另14對是長途線,將分4條跨省路線,來回於內地14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昆明、桂林、貴陽、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杭州、南昌、福州、廈門及汕頭等等。筆者認為,行走廣深港的列車每天113對不算少,但14對長途線所到的城市,每天只得一對車來往,明顯不足,希望港鐵能密切留意實際需要來調整,並應開始考慮增加長途線的城市。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