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破除灣區與我何干迷思

2018-08-11
来源:香港商報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如箭在弦上。港府官員近日頻頻走訪內地灣區城市,了解當地社會經濟的最新發展,並探索香港能夠在其中發揮的角色和功用,展現了積極主動參與的姿勢,此舉有利於本港在參與大灣區建設規劃中,爭取更多利益。

  加強市民對灣區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港府傾力推廣,但在民間仍有雜音,在一些人的眼中,對大灣區概念仍舊認識有限,更質疑香港在大灣區中可扮演的角色會減弱,進而擔憂香港會被內地城市「同化」,失去「一國兩制」特色,甚至對兩地合作踟躕不前。因陌生而抗拒,由無知導致誤判,這種心態,不難理解,政府有必要幫助市民開拓視野,意識和感受到灣區融合能帶來的切身獲益,破除灣區與我何干的迷思,如此才能更好克服內部阻力,共同謀求香港的大發展。

  對香港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央為本港「量身訂造」的一個國家級戰略發展規劃,通過共建大灣區城市群,深化灣區內經貿、創新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民生福利、文化教育等多領域合作,加速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的確有利於促進香港經濟多元化,以及社會民生福祉的改善,亦能鞏固和提升香港在國家中的優勢地位與功能。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主動把握大灣區帶來的發展機遇,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

  然而,大灣區的概念,仍然會使部分港人感到坐立不安,例如早前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提出「大灣區人」這個提法,不料竟引起一連串口誅筆伐,顯示目前社會對大灣區尚存疑,一是不知道香港的特色和優勢,會否需要配合大灣區而轉變,會否逐漸淡化「一國兩制」所保障的香港特色;二是參與大灣區建設與我何干?會給香港社會、乃至個人帶來什麼好處?政府相對於注重高層政策規劃,也應將大灣區建設對香港的正面影響具體說清楚,才能更直接地收獲廣泛的民意支持。

  港可扮演重要獨特角色

  事實上,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通過對大灣區的考察,讓他更深信香港能夠在大灣區發展中扮演重要而獨特的角色,而且香港的各種特質並不會因為兩地經濟融合而消失,因為香港的獨特優勢正正是大灣區發展的所需。仔細了解一下就知道,大灣區的總體設想,瞄準的是全球市場,接軌的是國際通道,當中所需要的,正是香港的強項,在大灣區的發展中,香港的法治制度、專業服務正可大展拳腳,這正是香港重要性和獨特優勢的彰顯。擔心香港因參與大灣區建設而特色不保,顯然是多慮了。

  再談談本港如何在大灣區中得益。房屋供不應求、人口老化、社會流動不足、產業結構單一,這些是港人最關心的問題,而香港目前正面對發展空間不足的挑戰,同時出現不少城市老化帶來的難題。除了香港自身要努力改善,大灣區的出現也帶來轉機,可以令本港的發展不再局限於自身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是拓闊至「9+2」城市群的整體空間,創造出更大腹地;創新科技作為灣區合作的重中之重,有機會促進香港產業的多元化;更多中央支持香港、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工作和生活的政策措施陸續推出,以及交通便捷形成1小時生活圈,大灣區也將成為港人尤其是青年人盡展其才、安居樂業的共同家園,善用鄰近地區的土地資源,紓緩香港內部的土地壓力,亦無不可。總之,大灣區建設帶動的就業機會、出行通訊便利、生活水準的改善,這些好處都是實實在在的。

  香港需要盡快明確在大灣區建設規劃中的位置和角色,並且積極主動融入其中,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才能更好分享灣區建設中的各種紅利。

  夏言冰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