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 丘健和
回顧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取得矚目成就,每年平均以9.6%的增長速度發展,近年更躋身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香港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不僅作出重大貢獻,同時更推動香港經濟升級轉型,創造互利共贏的局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摒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基本國策,並力爭於二十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現代化),為改革開放掀起序幕。
回顧國家推行改革開放的初心,正是要從先進國家及地區當中,借鑑他們的長處,而香港戰後以來經濟發展蓬勃,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與此同時,隨着新界租約即將屆滿,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一國兩制」正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讓香港資本主義制度保持不變,既起穩定人心的作用,同時充分利用香港與世界接軌的優勢,推動國家邁向現代化,可見「一國兩制」是改革開放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香港發揮着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橋樑作用,一方面為國家引進了大量資金、技術、人才、城市管理制度、國際標準等,另一方面也協助內地企業及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對國家的現代化作出重大貢獻。同時香港從一個工業城市,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經過40年的發展,改革開放進程從以前的「摸着石頭過河」,走入深水區的攻堅階段。而在去年的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央更提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香港在國家發展下的定位,也因時制宜地不斷調整,過去珠三角被視為香港廠商的後勤加工區,如今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香港發揮企業融資,以及提供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的功能,兩地合作關係不斷升級。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展,香港成熟的金融體系、城市管理制度,以及社會治理經驗等,將會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發揮獨特的作用,並為香港提升軟實力。香港奉行「一國兩制」,正好讓內地以另一視角去審視國家的發展,香港應當發揮這方面的優勢,在「國家所需」與「香港所長」的交匯點上尋找突破,繼續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