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反基建的扭曲心理

2018-11-06
来源:香港商报

  何子文

  在剛過去的周六,經港珠澳大橋來港的遊客較上星期更多,周六全日8.68萬人次出入境創下新高,周日更突破9萬人次。同時,汲取了早前人滿為患的教訓,當局對於過境人潮作出了較周全的準備,除了增加俗稱「金巴」的穿梭巴士車次之外,還增加直通巴士,疏導旅行團的人潮。

  反對派言行矛盾

  大橋人流增多顯示大橋開始發揮促進大灣區人員往來的巨大作用,三地居民都樂於使用大橋,但同時,只有約25平方公里的東涌新市鎮,一下子湧入數萬名旅客,難免不勝負荷,關鍵是做好人流的管理和疏導工作,盡快將旅客通過不同交通工具送到不同地區,減輕對當區居民的影響。本來,有關問題完全可以通過相關措施解決,但反對派卻借題發揮,上綱上線,大力炒作所謂「塞爆東涌」的問題,有激進組織更揚言要發起「光復東涌」行動云云。

  反對派的邏輯十分可笑,在大橋開通之初,由於一些配套未完善,導致人流未如預期,他們隨即起哄,又「大白象」、又「倒錢落海」,各種無理指控此起彼落。現在大橋的使用量急增,反映大橋的效益逐漸顯現,反對派又轉為指人流太多影響居民。人流太多固然應該疏導,但反對派卻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的建議,一味抹黑攻擊,更企圖挑動市民參與衝擊行動,這不但反映他們的雙重標準,更暴露其對於大橋的扭曲心理。

  反對派既然一直反對大橋,公民黨更曾利用一名目不識丁的綜援婦發起司法覆核,企圖拉倒大橋工程,那麼理應反對到底,但是早前大橋正式開通前向立法會議員開放,反對派議員又興奮雀躍地前往參觀、拍照。既然這條大橋如此不堪,反對派為什麼不缺席表達不滿?而在大橋開通後,反對派沒有停止過批評攻擊,彷彿大橋一無是處,但反對派的地區議員辦事處卻踴躍舉辦各種大橋參觀團、高鐵團,帶街坊遊覽。當中民主黨沙田區議員吳錦雄和社區主任張宇添,就在下月中舉辦了「純玩兩天團」,去「歎盡中山順德私房菜」及遊覽「佛羅倫斯小鎮」,並且大字標題標榜「一次過去晒兩個基建」,出發會經港珠澳大橋,回港就會坐高鐵直達西九龍站,體驗「一地兩檢」云云。反對派一邊反大橋,反「一地兩檢」,反高鐵,一邊又興奮拍照,搞團參觀,充分暴露其心口不一、自相矛盾。

  反對派要反高鐵是他們的自由,如果他們堅信自己一套是正確,應該義無反顧地反對。但他們在反高鐵、反大橋的問題上卻是兩面三刀,一邊不斷搞局,一邊卻否認自己要推倒高鐵及大橋,堅持只是提出更好的方案、更省錢的方案云云,但結果提出來的卻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錦上路方案」、「福田方案」,根本毫無可行性。對於大橋卻是一邊用口反對,一邊用腳投票支持。為什麼反對派會這樣?原因很簡單,他們純粹是盲反。

  對抗囿於意識形態

  國家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落實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等大型基建,有利香港抓住大機遇,推動長遠發展。對廣大市民而言,這些基建亦大大便利出行,斷沒有反對之理,這點市民知道、反對派政客亦知道,但囿於意識形態的對抗,反對派又決不能支持政府提出的基建方案,不能支持任何有利兩地交流的舉措,所以要千方百計的阻撓,唯有杜撰一些理據出來反對,目的不過是令自己的搞局「出師有名」而已。

  廣深港高鐵連上國家的高鐵網,也連上國家的高鐵經濟,大橋聯通三地,連接大灣區,工程造價不菲,但卻是物有所值,這點市民知道,反對派也不會不知道。反對派反對所謂「大白象」工程,真正反對的不在造價、不在效益,而在於反對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與融合,令香港與內地疏遠,割裂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將香港變為「孤島」,最終達致「去中國化」的目的。這才是反對派盲反基建的真正目的,但這種禍心怎能公諸於眾?所以便出現這種扭曲的心理和行為。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