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加強基建投資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2019-01-07
来源:香港商報

 

  中環灣仔繞道將在20日啟用,香港公益金昨率先舉行百萬行,讓市民步行體驗新道路的環境。繞道連接中環林士街天橋及北角東區走廊,通車後由中環去到東區走廊,車程只需大約5分鐘,有助紓緩港島區塞車問題。新基建投入使用,讓市民從中受惠,要感謝「前人栽樹」,當初能夠成功推動建設該項目,而基建投資產生的多種經濟社會效益,除了可以改善市民生活質素,亦能在經濟面對下行壓力時發揮逆周期的作用,包括積極創造就業、支持經濟增長,以及長遠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受全球經濟吹起逆風,中美貿易戰前景難明等多重因素的波及,香港作為細小的開放型經濟體,如今正面臨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此時以前瞻性地思維,加強投資長遠具效益的基建,可取一舉多得之效,希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認真研究,作出規劃,有效保就業、穩經濟。

  基建對香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例如地鐵建造,時至今日,香港擁有現代化高效的鐵路系統,網絡四通八達,每日超過530萬人次乘搭港鐵。再如「玫瑰園計劃」,不單解決機場的問題,為香港帶來大量的商機和就業機會,也對本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物流樞紐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的則是2018年兩大跨境基建──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以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啟用,高鐵香港段平均每日乘客量已經超過5萬人次,港珠澳大橋本身就成為一大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這些都帶來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兩大跨境基建產生的經濟效益亦會不斷擴大,而隨蓮塘/香園圍口岸在年內啟用,香港將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受惠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協同效應,創造更多發展機遇。事實證明,眼長遠進行基建規劃,符合香港社會的發展需要和趨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難以估量,正是有了這些大手筆、有膽識的基建工程,香港才能更自信地迎接每個經濟周期所帶來的挑戰。

  就基建本身來說,除了對建造行業有裨益外,對其他相關行業如物料供應、採購、物流業等在本地經濟方面都有重要貢獻,可帶動相關行業的興旺,對創造就業有即時幫助。或曰投資基建會承擔財政風險,將資源投入在社會福利或醫療等更能令基層受惠,這涉及再分配問題,惟社會任何時候都需要投資基建,投資未來,以推動經濟,如果香港不能穩經濟,失業率高企,首當其衝的還是基層市民,反會令問題惡化。同時,在投資基建的選擇上,政府的目標也可以多元化,例如增建安老院舍、醫院等,發揮改善民生的作用。

  新的一年,環球政治經濟形勢風險不斷加大,美國經濟不樂觀,英國脫歐不確定增加,貿易戰發展跌宕起伏,加劇資產價格下行壓力。香港在動蕩的環境下,必須嚴陣以待,做好應對準備,適時推出保就業與穩經濟的逆周期措施。啟動「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其實就是上佳選擇,既滿足香港造地、增加房屋供應的現實需要,又可擴展都市空間,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下一代人謀福利,還可穩經濟、穩就業,這是很合時宜且有重大社會效益的投資辦法,值得考慮。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