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醫生供不應求,影響不單在於「量」,且還牽連到「質」。醫管局昨發表一份醫療事故調查報告,直言去年底3名病人都被看漏了X光片的異常陰影,共通原因乃涉事醫生出現「感知落差」,而更深層理由則或受累病人太多而分散集中力。有謂忙中有錯,醫生亦非聖人,在工作壓力沉重窒息的前提下,不必諱言,如果情況無法改善,實難排除不幸事情會一而再地發生;事實上,今次事件便涉多達3間醫院共7至8名醫生!尤其於今流感高峰和新春假期的交疊效應下,怎樣紓緩醫生供不應求可能衍生的問題?
醫生不足矛盾本已嚴峻,未來數日的挑戰只怕更加之大。有見及此,醫管局嚴陣以待,昨宣布將於年三十起的兩星期左右,增加約3900個額外普通科門診診症名額,好應付過年期間的求診需要,另外並呼籲病況較輕者考慮使用門診或私營基層醫療服務,以免進一步加重急症室求診負荷。此外,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亦向醫管局預留5億元撥款,以便短期內增聘兼職及鼓勵加班,同時並正審視醫療系統長遠所需,包括加快新醫院建設、增加醫生學額等等。凡此種種,可見政府高度重視本港的醫療難題,並急市民及醫護所急配合完善醫療服務。
惟在治標處理燃眉之急以外,若然醫生供不應求的問題無法根治,這個風土病必將持續不斷地困擾香港。今次報告針對X光片檢查提出的三項建議,其實三個方向也適用於整個醫療體系。
一是引入人工智能,協助醫生檢查病變。相關技術雖未完全成熟,但卻肯定是未來人類醫療發展的出路,特別用諸監控長期病情和幫助醫生斷症和診症等方面,對分擔醫生工作及提高效率和準確度等都具正面作用。二是以外購形式,引入遙距放射科解讀服務。類似的公私營合作安排,不單有利善用及整合醫療資源,重要的是可以立即收效,好像之前政府亦曾在流感高峰時向私家醫院買床位,便可馬上紓緩公立醫院床位及人手不足之窘。推而廣之將X光片以外的解讀工作外判出去,亦是變相引入海外醫療服務、減少本地醫護負擔的好辦法。
三是加強放射科醫生的人手招聘及長遠規劃。這是解決醫生供不應求問題的必由之路。單靠本地培訓醫生,既恐在時間上遠水難救近火,在人數上亦似存在一定困難。簡單看看兩組數據:倘若香港的醫生比例要達致新加坡水平,則至少要多聘3000人方成,惟對比目前全港公立醫院的醫生僅約6000個;放眼海外,新加坡就引入了5000多名海外醫生,高佔當地醫生總數的四成,反觀香港公院內的非本地醫生,卻僅有10餘人。香港應該何去何從,答案豈不顯而易見?
在房屋問題上社會共識是切實增加供應,同一道理亦可套在醫療方面。毫無疑問,繼續坐視情況惡化的話,市民看病既注定愈來愈難、愈排愈久,連帶醫療質素也必受拖累。今日所面對的流感及新春威脅,充其量只算小炸彈;隨本港人口老化加劇,這枚大炸彈遲早都會爆發--尚幸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各界有了共識切實執行,相信定能藥到病除!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