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為醫生供求算算帳

2019-03-19
来源:香港商报

  李明生

  近年,香港各方各面都現供不應求之窘,房屋如是、陰宅如是;除了生死,涉及老病的醫療亦如是。故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將醫療視為重點之一,政府撥予醫療的投放便按年增逾10%。可惜,香港從來並不缺錢,醫療方面缺的乃是醫生,這跟住屋方面只缺土地一樣。怎樣解決醫生供不應求缺口,誠乃本港醫療政策裏最關鍵的一環。

  源頭減人?影響不大

  且慢!坊間有曰:解決醫療問題的答案不在供應而在需求,理由是香港人口增長實在太快了,特別是每日有150個單程證來港名額!毫無疑問,需求增多了,肯定會為供應添壓,並加劇各方各面的供不應求窘困,所以「源頭減人」之謂在港一直不絕於耳。

  然而,必先強調一句:千萬別小看每一位醫生的貢獻!就以香港為例,每千人口對醫生比例約1.9,反過來說,即等於每名醫生可滿足約500人的需要。再考慮到,每年的單程證名額鮮有用盡,如2017年藉此來港人數不足4.7萬,即日均僅涉128人,過去5年日均所涉亦約125人左右而非150人。將兩組數據合併考慮,實不難簡單得出一個結論:倘要滿足每年單程證需要,香港只須同步每年增加不足100名醫生便成!相對來說,未來5年香港醫科畢業生人數便達2000人。究竟新移民是否構成醫生供不應求的重要因素?答案不問可知:這當然會佔據一定供應,但卻非供不應求的最大底因。

  近日有民調反映,高達57%受訪者不滿公營醫療服務,但卻只有17%支持減少單程證人士來港。

  人口老化:需求根源

  事實上,人口老化才是需求大增的主要來源。數據顯示,曾經入院的病人之中,多近一半便為55歲或以上人士。眾所周知,絕大多數來港新移民皆是青年人,55歲或以上者近幾年來皆僅佔數個巴仙,例如在2017年近4.7萬單程證來港者中便只涉4208人。反觀,香港本身的人口金字塔倒掛現象日趨嚴重,2017年全港55歲或以上的人口便高逾236萬,過去十年更幾乎以年均增加8萬人的速度急漲!

  顯而易見,對照之下,人口老化既是最大元兇,數字還說明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即使「源頭減人」也無助解決供不應求問題!的確,醫療需求極大程度是源自本地的「自然增長」,而非外來的移民因素。也就是說,以為控制單程證後,香港醫療問題便可藥到病除、一勞永逸,肯定是判錯症、落錯藥!進一步言,就似用醫感冒的方法來醫肺癌,香港若然因此不想辦法針對病源,即是大增醫生供應,後果無須水晶球也能清楚看到,而最終受苦的只會是香港本地愈來愈多的長者!

  可見,除非「源頭減人」的「人」是指香港本地長者,否則就不能迴避理性務實地「源頭增人」--從供應入手增加醫生數量。

  本地醫科生始終不夠

  然而,數字也告訴我們,單靠培育本地醫生肯定遠遠不夠。畢竟,比較OECD國家每千人口對醫生比例高達3.4,其中挪威約4.7、法國約3.4、英國約2.8、美國約2.6;以香港目前數字低至1.9來看,單是要追上日本、韓國、新加坡的2.3至2.4水平,已須馬上增聘3000名醫生了,更莫講要追上歐美之類先進地方。以香港每年僅約400至500名醫科畢業生衡量,稍懂數學者皆能看到,單單追落後已成很大問題,問題難以一時三刻內解決;更何況,人口老化之下需求不斷增加,據統計處人口推算至2029年55萬或以上的人口料逾310萬--屆時,醫生供不應求的鴻溝,只怕不斷擴闊而非收窄!

  有謂事在人為,要進一步增加本地醫科畢業生的供應,其實不是不可能。先別說醫科相關教育硬件的擴建,其中,就至少須降低考入醫科院校的門檻;可是,僅僅多收成績較遜的學生,已引起公眾質疑會否拖低醫療質素了。必須強調,這乃一個「兩害取其輕」的取捨命題:當饑荒時食物供不應求,我們難道不能接受輕微地降低食物質素,少吃肉類而多吃菜蔬?同一道理,當醫生供不應求時,適當降低要求豈不順理成章?重要的是,門檻降低不等於日後的畢業生都是「庸醫」,因為要令醫科生人數顯著增加,只須多收幾百個學生便成,毋須胡亂收生來濫竽充數;再加上,學滿師的畢業者,肯定都確保達到「從醫」標準,故亦毋須擔心不及格者能夠掛牌行醫。始終,市民固然希望面前診症的是「十優醫生」,但退而其次的「九優醫生」難道就不成嗎?退一萬步說,考試成績亦未必跟醫生質素及醫德等等掛。故此,所謂「兩害取其輕」多少有點錯誤,準確說法實乃「兩善取一善」!放寬醫科收生門檻有多不可接受呢?

  海外醫生 兩善取一善

  話雖如此,要真箇大增醫生供應,如果單靠本地產出的話,實無可能如神仙棒般輕易瞬間變出。如前所述,香港醫生數量要想追落後,已嫌有點遠水難救近火;即使多發點力、矢志大增供應,要後發先至也大有難度。畢竟,這既要求上一段提及的軟件,更要求硬件方面的配合;單是硬件的興建配合,好像新建醫科教學大樓等,已無可避免需要好幾年時間。有鑒香港醫生供應缺口碩大,增加供應的法門肯定不是「不外假求」,而是「亟須外求」!而增加供應到底不單牽涉數量,同樣重要的是時間因素,必須加多供應兼而加快供應,否則中短期內減輕醫生負擔既無從談起,長遠更恐無法應對人口老化此一計時炸彈。

  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故市民可以享盡各地供應輸港的優質貨品,例如食品、衣履、汽車等;在醫生方面,為何卻不能接受海外輸港呢?新加坡同樣是個自由港,當地的海外醫生比例便涉四成之多,數量更多逾5000人!假如香港也能引入5000名海外醫生,上述好些醫療問題,豈不可以迅即解決?遺憾的是,截至去年,本港只有十餘位非本地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擔任醫管局駐院醫生,數字堪稱似有若無……

  坊間對海外醫生的最大顧慮,乃質素上或者不及本地醫生,包括會構成語言障礙。這跟對上一節所談一般,也是涉及「兩善取一善」的考量--對比有病無醫生,又或輪候時間愈來愈長,試問大家寧願繼續等下去,抑或求診於非本地醫生呢?尤其是,疾病不會等人,任何耽誤都必後患無窮。「沒有最好的方案,就寧願原地踏步--即使明知問題必然惡化」的謬誤,好應該從香港人腦裏剷除。

  上文提到的調查亦顯示,最多受訪者不滿的正是輪候時間太長,而高達54%就同意允許海外醫生免試執業。

  再者,所謂溝通問題真箇會發生嗎?一來,除了最初的問診,到後來的治療階段,病人跟醫生的接觸本來少之又少--試問有住院經驗者,又有多少機會跟醫生交談?退一步言,海外醫生亦盡可編配到較「幕後」的工作,例如在手術時輔助操刀之類。二來,只要簡單聘請翻譯助護之類,溝通問題也可迎刃而解。情況就似香港現在獸醫模式,獸醫們均以海外為主,而他們一般便有翻譯在旁,以協助跟寵物主人溝通--為何類似做法,不能複製到公營醫院呢?再次強調,香港缺的未必是錢,多聘幾個輔助性質的翻譯不成什麼問題;問題只在於根本不夠醫生,這是花盡大錢也買不來、特別是不能馬上如神仙棒般變出來的。至於說海外醫生會佔用房屋等資源云云,於此又再強調,最終須要引入的醫生數量其實不必太多,故亦難言對樓價租金等構成重大影響。這裏又涉一個謬誤:坊間很容易將一些缺點不合理地放大,繼而將措施背後的任何優點都完全蓋過--到底是否瑕不掩瑜?似乎無人全面看待。也莫說,當中有否趨利避害的空間,即是將缺點降至最低甚而消去?彷彿討論都止於「提出缺點」,而沒向前多推一步深究「紓和缺點」。

  況且,所謂海外醫生,未必就是非香港人;目前醫管局自2012年開展以有限度註冊方式聘請非本地培訓的醫生,裏面就不乏負笈海外的香港人或香港人的移民後代了。只要放眼市面上的私人執業醫生,不難發現許多皆從海外院校畢業歸來;果如是,擔心溝通問題之謂,便恐屬於子虛烏有。說到底,只要確保醫生水平合格、溝通問題得以化解,就誠應「不論誰人,唯才是用」。

  本港醫療問題已病入膏肓,到底供不應求的重點是供抑或求?又應怎樣增加供應?此外有否辦法在引入海外醫生時趨利避害?由醫療到其他議題,是時候大家認真地看清這筆帳,並且抹去對原地踏步的錯誤迷思,毋讓相關毒害繼續遺禍香港!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