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想
香港因《逃犯條例》修訂掀起波瀾,用反對派的說法是「爭議白熱化」,一個單純的法律議題變得如此錯綜複雜,令人覺得異乎尋常,不少市民質疑,有必要鬧得這麼大嗎?何至於此!歸根究底,是反對派見獵心喜,將修例視為發動政治鬥爭的機會,為反而反,充滿陰謀論,將普通議題發酵成社會大事,以至上升到公然邀請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內政,造成當下的緊繃局面。
事件反映香港仍是泛政治化社會,政治矛盾依然尖銳,稍有風吹草動就易挑起爭鬥,後果則是本港因野心政客的玩弄,要付上巨大的代價。
無事找事 人為對立
所謂「泛政治化」,就是無論什麼事件,都要扯上政治。反對派為求一己政治私利,無事想找事,小事要鬧大,這也是他們人為製造對立、對抗,挑起政治紛爭的慣用招數。例如《國歌法》本地立法,草案條文少、內容明確,絕大多數市民都認同「尊重國歌」的立法原意,不擔心自由和權利受損,畢竟有《國旗法》及《國徽法》先例在前。就算這樣,反對派都意圖拿來做文章,不斷提出各式各樣的假設性情景,想要挑起公眾「誤墮法網」的恐慌,最終因為無法掀起社會的抗拒氛圍才不得不作罷,此為典型的「無事想找事」。
單純法律事件上升政治
在修訂《逃犯條例》一事,反對派則示範了什麼是「小事要鬧大」。修訂《逃犯條例》本是單純的法律議題,但移交疑犯觸及香港與內地制度差異和信心問題,加上條例本身涉及非常多技術性細節,大多數人了解有限,令公眾對修例仍存在顧慮。這些問題,原本可以通過政府加強解說法案,社會各界理性討論,想辦法解決爭議,消除疑慮,共同得出一個可接受的方案。關鍵是反對派感覺「逮到政治機會」,利用市民的擔心,將法律問題政治化,誇大香港與內地司法差異,危言聳聽,以種種陰謀論及上綱上線進行攻擊,甚至公然貶損香港法庭的專業能力和公信力,用來恐嚇市民,誤導公眾。
這些政治動作的一大特點是先入為主,訴諸個人偏見,以揣測或假設來大肆炒作,總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使得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無法單純考慮法律角度,還要妥善處理背後涉及的敏感政治問題,對公眾的游說安撫工作進行得尤為艱難。
除在香港內部發起一連串行動阻撓修訂《逃犯條例》,反對派還積極尋求所謂的「外援」介入,四處奔赴海外「告洋狀」,例如反對派陣營中的陳方安生、李柱銘等人跑到美國抹黑《逃犯條例》,乞求美國政府介入香港事務,將修例問題提上國際層次,以此向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施加壓力,結果就是被外國勢力拿來借機生事,以港作為打擊中國的棋子。這令修例的發展出現質變,事件提升至「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憲制層面,中央需要高度戒備,作出應對,也讓香港不幸成為大國的角力場。
是次修例爭議,反對派為反而反,挑起政鬥,令社會再度出現嚴重的分歧和對抗,更出賣了香港利益,犧牲了市民福祉,他們為了滿足政治私利而置大眾於不顧,是一種自私而愚蠢的行為,而香港被捲大國博弈之中,為此要付出代價。泛政治化禍港,莫此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