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該不該跟着降薪?球員反對、名嘴支持、足協沒消息

2020-04-03
來源:鳳凰網體育

   4月,2020年已經進入第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NBA已經停擺二十多天了,中超、歐洲五大足球聯賽也已經全部停擺。如今,賽季重開之日遙遙無期。包括體育行業在內,很多國人因為疫情被迫降薪,近日,關于中超球員是否應該降薪也引起了廣泛熱議。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沒有比賽,相應的轉播、門票以及贊助收入就無從提及。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着球員的收入。海外聯賽降薪潮一波接一波,中國第一職業聯賽是否會隨之而動?

  NBA薪水或打75折 方案聯盟和工會定 

 

  北京時間3月27日,據美媒體報道,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包括NBA總裁蕭華在內的大約100位NBA高管將降低20%的基本薪水。這被外界解讀為嘗試扣留球員工資的先兆。

  最終實施怎樣的薪資方案,是否降薪,將由NBA球員工會與NBA聯盟高層商議決定。今天早些時候,名記Woj爆料,NBA的降薪方案即將出爐。方案大致可以總結為:剩余賽季的薪水,統一下調25%!也就是說,NBA球員們,打了的比賽,該拿的錢,一分不少全部發。還沒有打的比賽(常規賽),只拿75%的薪水,也就是打了個七五折。

  聯盟和工會唱主角 梅西C羅做表率  

 

  意甲的降薪計划需要由意甲聯盟正與意大利球員工會談判決定。3月28日,尤文宣布降薪,節省9000萬歐元,其中C羅放棄1000萬歐元的工資。受到降薪消息的刺激,俱樂部的股價一度大漲了7.94%。

  西甲豪門巴薩也宣布將降薪。雖然球員們都願意接受降薪,但對于降薪七成的提議大家都有所意見。其中頭號球星梅西覺得自己年薪最高,哪怕降七成也不算什麼。但不能所有球員都一樣,畢竟一些替補球員薪水並不高,接受的降薪范圍是三至四成。

  曾經的法甲七冠王里昂,早在兩周前,俱樂部就宣布全體球員和教練員都被列入了臨時失業狀態,有的人要接受降薪,有的人則要去申請政府的救濟金。

  英超降薪策略將由英格蘭教練協會、英格蘭球員協會、英超職業聯盟、英國足球聯賽等各方進行會談討論。預計球員將總計損失1.05億英鎊的工資。另外一方面,英超俱樂部不願要求一線隊球員接受降薪或工資延期,因為他們擔心違反合同而引發轉會狂潮。

  德甲拜仁、多特、萊比錫和勒沃庫森四家俱樂部除了紛紛啟動降薪還聯合聲明,共同籌集2000萬歐元資金,用來帮助德甲、德乙兩級職業聯賽中出現困難的球隊。

  NBA和五大聯賽的處理方案至少是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而瑞超錫永則秀出了一波神操作。由于球員不願接受降薪的要求,錫永甚而單方面做出決定,直接解雇了9名球員。

  相比較歐洲俱樂部,中超聯賽還沒有開賽。不過,隨着疫情的持續,聯賽遲遲不開打,這對于俱樂部的運營來說壓力很大。無論是歐洲還是中超,球員工資都是俱樂部支出的大頭,中超新軍青島黃海老板透露,球員工資佔比達到了俱樂部運營成本的八成。

  那麼,對于中超降薪,各方又是持什麼看法?

  中超俱樂部| 盼足協早出政策

 

  中超新軍青島黃海俱樂部總經理孫迪在介紹俱樂部目前的運營情況時大吐苦水:“聯賽遲遲不開打,這對于俱樂部的運營來說壓力很大。沒有比賽,俱樂部的招商引資就非常艱難,其次球票銷售方面處于停滯狀態,原本還可以有一些收入,現在就是零,只有支出,並且各項支出的數目還不小。如果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就真的要舉步維艱了。”

  孫迪期望,具體怎麼去操作降薪這個事,希望中國足協能盡快給一個指導性的意見。據他透露,他與其他家俱樂部的負責人接觸,大家也都面臨着同樣的問題。如果有什麼方案的話,覺得16家中超俱樂部統一起來執行比較好。

  相比之下,申花和大連人的回應就顯得相對淡定。

  上海申花俱樂部董事長吳曉輝表示:“申花作為一個團隊,俱樂部相信所有教練、球員都是和俱樂部同呼吸、共命運的。相信大家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可以一起找到一個共渡難關的方案。但具體是什麼樣的方案,我們會等到球隊放假結束回來以後再去進行具體的溝通。等到假期結束以後,我們會一起去爭取一個好的結果。”

  大連人俱樂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未收到過中國足協關于俱樂部運營以及是否調整薪資問題的意見函。對于在疫情期間,是否會給球員降薪,大連人俱樂部會完全遵照,此後國際足聯以及中國足協的相關通知規定。”

  球員|武漢卓爾老將明確反對降薪 遭反駁稱不顧俱樂部死活

 

  一名中超球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疫情影響下,自己能理解俱樂部可能需要球員降薪的需求,自己一直心懷感恩,願意與俱樂部共患難。同時該球員表示:“大幅度降薪誰都不願意,適當的降,我可以理解,畢竟一家人也都需要靠我養活。”但也有球員明確反對降薪。

  近日,武漢卓爾老將艾志波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篇長文,文中他旗帜鮮明地反對降薪。主要原因有4個。第一,中超球隊仍在熱火朝天的集訓,並不像歐洲五大聯賽的球員在家休息。中超球員正在綠茵球場上揮汗如雨的時候,歐洲球員躺在柔軟的沙發上喝着汽水看電視,兩者的辛苦程度不可同日而語。讓一個正常上班的人減薪,我估計俱樂部也不好意思開口;第二,中超球員此前向疫情工作累計捐出了數百萬的巨資,沒理由讓這個群體無限度的付出和犧牲;第三,中超球員的工資受勞動法保護,不是俱樂部和中國足協說降就降的;第四,一個人賺得越多,犧牲的就越多,這才叫不公平,仇富心理萬萬不可取。

  艾志波的長文,迅速引起各路人士的注意,解說員董路就進行了義正言辭地駁斥。

  董路:“中超球員不接受降薪,就是不顧俱樂部的死活,這樣的人還待在俱樂部干嘛?我看有球員(艾志波)說:‘我們這段時間還集中訓練呢,憑什麼要減薪‘,大哥,你還不如在家呢,你在家我還不用開火呢,食堂的人還能放假,每個人可以省下幾百塊的餐費,我還免費提供了訓練場地保證你的狀態呢!”

  媒體|中超能否扛過降薪潮 各方看法不一

 

  《足球報》陳永覺得:中超賽程幾乎一致的K聯賽和J聯賽尚沒有降薪的確切消息,兩國聯賽都在積極為聯賽啟動或繼續進行做准備,聯賽還沒開打,所以降薪並不是重點。

  新聞晨報發表觀點認為,盡管在如此之嚴重的疫情面前,這些投資中超的母公司同樣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些企業大多是“航母級別”,相對而言,抗風險的能力要強很多。所以,中超降薪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有觀點認為,如果母公司營收減少,中超還值得這樣“燒錢”嗎?名記馬德興就表示:“俱樂部背後所依賴的企業或者公司,在目前疫情下的沖擊恐怕不是個小數字,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如果俱樂部不存在了,球員薪水找誰去領?”

  而南方都市報則認為是否降薪中超根本不關注。南都豐臻表示:“中超俱樂部都是企業圈養,某種程度上說是“企業聯賽”也不為過。”而中超沒提這回事,基本主要是因為一直也在虧損着,幾乎全靠投資人“輸血”,早就虧習慣了。

  此前,足協同俱樂部了解過球員的薪資,但並沒有討論降薪。目前,中國足協暫未對此發表看法,國際足聯包括亞足聯也沒有明確的通知。這或許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中超尚未到降薪的節點。但如果節點到來,中超實施降薪該怎麼操作?

  管辦分離難行 足協仍需越俎代庖

 

  中超俱樂部和歐洲俱樂部的運營模式不同,所以不該完全效仿,國內俱樂部有的是國有背景,有的是民資背景,國內國外情況不一樣,不能完全照搬。

  五大聯賽的商業化和市場化程度都相當高,降薪計划大多由聯盟和工會進行談判完成。雖然中國足協管辦分離喊了多年,但中超公司與國外的聯賽公司還有很大的差距。另外,與國外普遍實行的工會制度不同,國內的中超球員工會無法承擔同中超公司進行談判的職責。

  沒有成熟的職業聯盟和球員工會,因此中超的降薪方案和具體操作程序,還得寄托在足協能給出指導性的意見,或者各俱樂部和球員直接協商達成協議。

[責任編輯:蔚然]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