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全會精神實質及政策轉化

2020-11-02 02:49
來源:香港商報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在10月29日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着眼點在於擴大內需,促進國內國際的「雙循環」。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面對動蕩及不確定的外部世界,政府要以「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為指標來確立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之動力及發展方向,以自力更生為主導的方式來重建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以此保證未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這種思路當然是對的,但是具體落實還得處理好一些基本關係。
 
    市場化衡量經濟發展
 
    首先,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或能夠讓市場經濟法則全面落地。因為,從1949年以來中國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及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表明,市場經濟是中國經濟能夠保持穩定增長最根本之道。從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來看,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和繁榮程度,完全是以市場化程度高低來衡量的,愈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化程度愈高;向內遞進的中西部地區,愈是向內地,其市場化程度就逐漸減弱,經濟繁榮的程度也就逐漸降低。還有,政府振興東北經濟多年,但是由於該地區的市場化程度低,經濟就是無法繁榮起來。
 
    所以中國要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內循環經濟體系,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以市場經濟為基礎性配置資源的方式,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如果政府計劃太多,政府參與市場程度太多,相應的產業、相應的行業、相應的地區等要有效地發展起來是不容易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國股市等,就在於以往政府過度干預與參與,使得這些市場問題叢生。還有,最近晶片投資泡沫也是與政府過多的參與有關。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建立起中國內循環的經濟體系及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就得通過重大的制度改革把政府與市場關係釐定清楚,政府永遠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及裁判,而不是市場經濟參與者。
 
    科技強國從教育入手
 
    其次,中國要科技立國和建立科技強國,要從人才教育的根源入手。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強調了科技立國的重要性。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對科技及科技人才培養投入是前所未有的,這也讓中國逐漸走向了科技大國之路,也培養了成千上萬的科研工作者及一定程度懂現代科技的勞動者,從而為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些年來,中國科技專業的教授、中國授予科技專業的博士數量等早就是世界第一了;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也開始與美國媲美,中國科技研究所獲得的投入與經費也開始與發達國家看齊等,但是幾十年過去了,中國在科技上已經有了巨大投入,中國本土科學家及研究人員卻很少有重大科學發現及重大科技創新。如果中國沒有為國際社會認可的重大科學發現,那麼中國要成為「科技強國」是不可能的。
 
    其問題出在哪裏?為什麼會這樣?中國人口基數這樣大,非常聰明的人之概率肯定也很大,但是為何就是沒有讓科技重大發現的人才脫穎而出?可能最為關鍵的問題出在中國教育制度及科研製度上,當前中國的教育制度強調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培養更多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於科技研究中更強調是急功近利,而淡漠基礎研究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科技研究要有重大發現是不可能的。如果中國科技研究沒有重大發現與創新,中國建立起科技強國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國要成為科技強國,就得從重大教育制度改革及科技研究制度改革入手。就此而言,目前存在一系列的重大障礙。
 
    讓宏觀目標落地
 
    再次,自力更生為主導的內循環經濟體如何確立?一般來說,市場經濟就是過剩經濟,哪裏有需求,供給就會跟到哪裏。比如20多年來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就是因為有住房按揭產品的金融創新,讓居民能夠把未來幾十年的收入流用於現在,從而創造出了現代世界各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所以,要建立起中國的獨立自主的內循環經濟系統,不僅在於如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對收入分配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提高全國居民的消費力,更重要的是利用現代科技打造創造居民需求的新方式和新工具。比如,加快數字經濟及金融科技的發展,既可為廣大民眾提供更為大眾化的投資工具、增加居民收入、節約居民交易成本,也是居民需求創造的重要方式等。
 

    總之,「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目標宏偉,戰略明確,但最為重要的是要讓這些宏觀目標落地,並從更為根本的問題改革入手。 (作者 易憲容)

[責任編輯:刁瑾玲]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