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美國總統大選結束,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普選票及總統選舉人票均贏過尋求連任的特朗普,儘管特朗普尚未承認敗選,甚至還打起法律訴訟戰,然而由於拜登所獲得的總統選舉人票已超過當選總統的最低門檻270票,當選應無懸念。究竟為何拜登能夠勝選?反映出美國多數選民的看法如何?預估明年1月20日拜登上台後將採何種外交政策?又將對大陸美台關係產生哪些影響?在在值得探討與檢視。
拜登為何能勝選
儘管特朗普仍獲得美國史上第二高的普選票,僅次於拜登拿下美國史上最高的普選票,可見此次大選競爭之激烈相當罕見,但最後拜登之所以能夠勝選,主因在於多數美國選民咸認:一、特朗普挑撥美國種族仇恨,破壞美國國內團結,顛覆美國傳統的民主、法治、人權的立國精神與美國核心價值;二、特朗普輕忽新冠疫情,加上防疫不力,造成美國染疫確診及因此死亡人數均高踞世界第一,卻無動於衷,甚至束手無策,而且還嚴重衝擊美國的經濟;三、特朗普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先後退出許多國際組織,而且跟許多盟國關係不睦,已大大削弱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四、拜登政治歷練豐富、穩重溫和,擅長溝通協調,有助於選後美國內部的裂痕彌合與重建,尤其更有利於推動防疫抗疫及強化美國經濟;五、拜登擅長外交,上台後將可發揮對國際關係及美國外交政策之調和鼎鼐的作用,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國際地位。
預估拜登上台後,將採取如下之外交政策:一、重採多邊主義及自由貿易之政策,將重返TPP(已改名為CPTPP)、巴黎氣候協定、不會退出WHO;二、將建構一個美國盟友及合作夥伴的聯合陣線,並恢復美國對北約的承諾,尤其要改善與歐盟的關係,進而聯合歐盟一起「遏中」;三、將重新以亞洲地區為主軸,以日、韓盟國為基礎,重新建構多邊安全對話機制,與盟國合縱連橫的多邊主義路線,將成為拜登外交政策的基調;四、將以價值觀取代意識形態的對抗,以重返國際社會來提升美國的競爭力,以務實對話避免陷入「新冷戰」,進而維繫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同時兼顧要維持「遏中」的力道,勢將蔚為拜登外交政策的「雙核心」。
中美關係變化
正因如此,可以研判拜登上台後,將對中美關係產生如下影響:一、由於拜登也視中國為美國之主要「戰略競爭者」,因此拜登上台後勢必仍會傾力「遏中」,但不會只有對抗而沒有合作,中美關係會呈現既競逐、又角力,也會有合作的格局;二、拜登重視多邊主義,除了將修補與歐盟關係,並爭取一起來「遏中」,同時在亞太地區,亦會強化與日、韓的軍事同盟關係,並與印度、澳洲等印太大國共同來遏制中國,體現拜登將採取奧巴馬後半時期的「亞洲再平衡」政策及特朗普任內的印太戰略之折衷版;三、拜登不主張美中貿易戰(尤其是關稅戰),也反對美中經貿關係脫鈎,甚至不樂見美中全面對抗,因此可預判,拜登上台後,不會再跟中國打貿易戰,但為了「遏中」,仍會延續美中科技戰,也會深化與中國之經貿合作,有利美國加速經濟重建;尤其在氣候變化、全球防疫、防核子擴散等,將加強美中合作;但由於拜登仍會重申南海之自由航行權與飛越權,因此中美在南海之角力依然會持續下去,但不至於引爆重大衝突。
拜登政府將調整對台政策
總之,由於拜登並不樂見美中陷入「新冷戰」,因此研判拜登上台後,將以較迂迴的方式聯合歐亞盟國共同「遏中」,但避免引發全面對抗,因此中美關係將呈現比特朗普時期較為緩和的局面。再者,由於拜登不再會如特朗普般地「拉台制中」、頻把台灣視為「遏中」的棋子,因此拜登上台後,可望不會再出現過度「友台」、「挺台」之作為,包括如提升官方互訪層級,及頻密售台攻擊性武器等,均不復出現,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將立足與拿捏中美三個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平衡點來運作。如此一來,既然拜登不會再打「台灣牌」來刺激美中關係,就不可能引爆更惡化更緊張的兩岸關係,則台海局勢將呈現相對緩和穩定。
最後,中國對於美國大選始終採取「不選邊、不押寶」的立場,如此不偏不倚的政策對中國之國家利益較有幫助。相較於台灣蔡英文當局,卻一直以來就押寶特朗普會連任成功,也迎合特朗普政府的諸如提升官方交往層級、強化對台軍售、參與印太戰略、主動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美牛進口等。迄10月31日蔡英文才緊急召開所謂「國安會議」旨在對外宣示對美國兩大黨採「不選邊」政策,但已為時太晚。看來民主黨拜登陣營應該已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未來的拜登政府之對台政策將作調整,蔡英文當局不得不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