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善道同行走出疫困

2021-01-15 01:31
來源:香港商報

     方潤華

 無論社會多麼富裕,總存在着各類弱勢社群,需要幫助渡過人生逆境,重新點燃人生的希望。香港的繁華背後,也是從小漁村開始,經歷殖民與戰火,飽含大量移民開發的辛酸史,當年民眾缺醫少藥、生活困苦,隨着華人經濟實力提高,精英階層於1870年成立「東華醫院」,為市民贈醫施藥,可謂雪中送炭,開創慈善先風,隨後還成立「保良局」,如今皆是營運百多年的民間慈善組織,由當年的「賑災濟貧、守望相助」,發展到現今涵蓋醫療服務、興教育才、扶幼安老等龐大社會服務機構,成為香港市民喜聞樂見、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

 「東華三院」2020年迎來150周年華誕,東華之名甚有講究,據清末著名學者王韜〈創建東華醫院序〉所記:「醫院落成,赐名『東華』,其命意固有顯然可見者。況以東也者,生氣之所發;華也者,萬物之極盛。」可見「東華」二字,除了如民間流傳解作「廣東華人」之外,亦寓意旭日東升、光華澤眾,蘊含「慈善為人帶來希望」的願景。東華為何又稱三院呢?原來東華醫院後來與廣華醫院、東華東院於1931年統稱為東華三院。

 《歡樂滿東華》是港人集體美好回憶,是「東華三院」每年舉辦的籌款晚會,1979年起至今從未中斷,每年就如春晚一樣熱鬧,在未有互聯網的時代,市民守在電視前邊觀看邊致電捐款,明星出盡法寶義演,觀眾也可捐款讓明星唱歌、玩遊戲等,全民同樂又做善事,熒幕上流水般不停顯示捐款者姓名,小市民都爭做善長仁翁,慈善精神潛移默化印刻在市民心中。慈善是一種心靈力量的傳遞,能夠導人向善、樂於助人,也能激勵受助者逆境自強、積極改變命運,善道同行百餘年,「東華三院」及「保良局」成為我們「東方之珠」上閃亮的慈善之星。

 筆者家族扎根香港營商70餘年,秉承「飲水思源、感恩助人」之祖訓,以隨賺隨捐方式積極行善,既是香港慈善發展的見證人,也是同行人、參與者,先父方樹泉和我先後成立家族慈善基金,每年從公司抽取10%至15%利潤用於捐助興教助學、安老護幼、施醫濟殘、賑災扶貧等慈善公益,筆者早在1956年擔任「東華三院」首總理,隨後也出任「保良局」主席,支持東華、保良已成為我們的家族傳統,從幼兒園、青少年中心及各類長者服務機構等方面捐助25個項目;隨着祖國改革開放,敝家族慈善基金將90%捐款投放內地與港澳,迄今已捐建了從幼兒園到大學之500多個教育項目,遍及祖國31個省、市、自治區;近年敝基金捐資重點轉向醫療方面,除在貧困地區捐建鄉鎮衛生院56所外,亦選擇優質高校資助醫療教研項目,造福人類健康。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本港面臨嚴峻考驗,回顧香港2003年曾遭受SARS侵襲,甚至早在1894年亦曾暴發鼠疫,所幸都眾志成城、安渡難關,如今科技更加進步,新冠肺炎疫苗已相繼成功使用,曙光在前,相信2021牛年將有一番新氣象,在此祝願大家都健壯如牛、和平安康!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