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加速擁抱人工智能 股價創3年多新高 市值攀至1.68萬億

2021-01-22 15:28
來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今日(22日)鴻海 (2317) 股價衝破120元(新台币,下同)關卡,一度達121.5元,創波段新高,3年多來新高價,市值攀高至1.68万亿元。

 據科創板日報消息,人工智能正在製造業中加速滲透。此前于1月21日,鴻海宣布推出無監督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人工智能(AI)算法FOXCONN NxVAE,以解決產線中瑕疵樣本取得的問題。相關技術已導入大陸園區內部分產品外觀檢測生產線,可全檢產品外觀常見的13類瑕疵,並達到零漏檢的客戶要求,能夠降低50%以上產線檢測人力,朝智慧工廠目標邁進。此前1月4日,鴻海研究院正式揭牌,下設人工智能研究所,旨在促進人工智能在集團產業運用的研究發展。

 鴻海自2018年起開始布局AI,彼時其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公司未來5年預計投入100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21.43億元),投資AI初創企業、自建研究團隊是鴻海的AI發展模式。

 鴻海股價衝破新台幣120元關卡 創3年多來新高價

 外資今年來大舉買超鴻海30萬7955張,投信也連續14個交易日共買超鴻海1萬7423張,自營商今年來也買超1萬2679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3萬8057張,推升鴻海走高。

 鴻海今天(22日)在市場買盤積極湧入下,股價一度突破120元關卡,攀高至121.5元,創3年多來新高,漲4.5元,漲幅約3.84%,市值增加623億元,達1.68万亿元。鴻海今年來股價漲29.5元,漲幅32.06%,市值增加4089億元。

 隨着鴻海股價高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目前持有鴻海13.42億股,持股市值也水漲船高,達1630.53億元,今年來持股市值增加約395.89億元。

 人工智能助力製造業降本增效 資本市場愈加青睞

 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公司開始加大在AI上的投入。三菱電機、通用電氣等工業巨頭走在前列。

 「降本增效」是這些公司的最大目的。2019年4月1日,微軟亞洲與市場分析公司IDC亞太部門共同發布了針對製造業的研究結果《未來商業準備:用AI評估亞太地區的增長》。這份報告通過對亞太製造業的實例調查給出了人工智能可以推動製造業增效降本的證據。人工智能的使用可降低製造商最高20%的加工成本,而這種減少最高有70%源自於更高的勞動生產率。

 鴻海這樣的行業龍頭在布局AI上優勢更為突出。鴻海半導體事業群晶片與系統方案事業處副總經理劉錦勛表示,鴻海生產線品質良率早已超過99%,累積的工業數據龐大,除了持續進行品質改善外,也讓AI得以發揮。

 近幾年,資本市場對先進製造產業的關注也越發明顯。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投中研究院、領中資本共同發布的《2020人工智能賦能中國先進製造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Q1-Q3,中國人工智能製造行業共有154起IPO事件發生,較2019年全年增長175%,發行金額總計2252.59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全年增長355.46%,平均每個IPO項目規模為14.82億元,較2019年全年增長52.82%,三項數據與2019年相比均有所提升。

 A股哪些公司可以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在製造業中的發展空間巨大。2020年12月14日,IDC發布《IDC Future Scape:全球製造業2021年預測——中國啟示》,認為到2026年,中國2000強企業中50%將使用人工智能開發基於風險的操作決策指導和洞察力,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在國內製造業的滲透率尚不足5%。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為製造企業提供視覺檢測、自動化控制、智能化校準以及問題根源分析等解決方案。未來在機器視覺領域,除了在微觀層面質量檢測方面的應用,還可以訓練機械人感知周圍的環境、避免中斷或者危險。此外,人工智能還可在製造業領域中的自適應製造、自動質量控制、預防性維護、無人駕駛等領域應用。

 A股上市公司中,鴻海概念股工業富聯(601138)為智能製造服務商+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天准科技(688003)是本土機器視覺龍頭,是國內少數具有獨立自主算法庫的企業,自2012年起即與蘋果公司建立合作關係;

 中控技術(688777)是流程工業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龍頭提供商,自主研發了基於「工業3.0+4.0」的行業領先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賽意信息(300687)脫身於美的IT團隊,是企業級數碼化及智能製造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匯川技術(300124)子公司匯川控制擁有智能機械控制器、中型PLC、小型PLC、IO系統、HMI等5個控制層產品線,在小/中型PLC及智能機械控制器領域的銷售規模、技術水平位居行業前列。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