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四波疫情依然沒有受控的迹象,焦慮之中,人們將控制疫情的希望寄託在新冠疫苗上。
之前特區政府訂購了復星/德國BioNTech、內地科興以及英國阿斯利康3種的疫苗。但據悉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科學委員會沒有批准科興疫苗(據稱沒有提交所需數據),而阿斯利康疫苗需要6月才能供港,BioNTech疫苗的供應也存在變量(該疫苗是輝瑞/BioNTech加上復星參與合作研發)。如此一來,香港疫苗注射進度必將拖慢。
技術成熟風險較小
或許正是看到這一現實,特首林鄭月娥才請求中央提供國藥疫苗。林鄭月娥表示,為港人引入有效疫苗是她的責任,義不容辭。她說,去年11月訪京時曾向中央提出,如果有需要時會請求國家分配內地研發及製造的疫苗供應香港市民。
聽聞此消息,很多人的反應是「政府早就該如此了」。無論是國藥還是科興,都是以傳統的滅活疫苗技術研發,技術成熟,風險相對更小。而且已經注射人群多,參照系數大,民眾更易於接受。
中國是新冠疫苗全球研發中,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與美/德和英國齊肩。目前,中國國藥與科興生物的新冠疫苗已在國內獲得有條件使用。據國家衛健委披露,中國已完成2276.7萬劑次新冠疫苗接種。據中國國藥集團介紹,他們研發的疫苗早前在緊急使用方面,已經在近百萬人身上進行,沒有接到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其中,注射疫苗後的離境人員有5.6萬人,包括到世界上150多個國家的工程項目建設者、外交人員、留學生等,迄今沒有出現一例感染的病例。
鑑於疫苗管理上曾經出現過漏洞,2019年6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疫苗管理法,就疫苗管理單獨立法。該法律明確提出,疫苗應該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對疫苗的研製、生產、流通、預防接種全過程提出了特別的制度和規定;嚴厲打擊疫苗違法行為,對構成犯罪的依法從重追究刑事責任,鮮明地體現了「最嚴格」管理原則。
疫苗是否有效靠數據說話
內地《健康時報》刊登的一篇文章說,國藥下屬的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從項目立項到上市雖然僅用了335天,但標準不降低、流程不減少。中國新冠疫苗研發者之一的楊曉明一直強調「疫苗是否安全有效,要靠數據說話」。為此,楊曉明成為最早接種疫苗的志願者之一。為了驗證疫苗有效性,楊曉明從注射疫苗起,定期進行採血抗體檢測。接種前1天採血1管,接種後第3天、第7天、第14天採血……至今,他已採血60管,約300毫升。採血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測身體是否有抗體,以此來判斷新冠疫苗是否具有保護力。目前,國藥所屬機構新冠滅活疫苗Ⅲ期臨床研究創造了多項全球第一:已接種6萬人,入組接種人數全球第一;志願者涵蓋125個國籍,覆蓋人群及其所屬國別量全球第一等。
或許,這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明,雖然西方國家以放大鏡來觀察中國新冠疫苗,卻難以找到國藥新冠疫苗的問題,也無法撼動中國疫苗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目前全球已有12個國家批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和北京科興公司的新冠疫苗註冊上市或緊急使用,多國首腦率先在本國接種中國疫苗,對中國疫苗投下信任票。
美國彭博社曾刊登一篇專欄文章說:「中國以超乎大多數人想像的速度成為了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文章並稱「中國疫苗可以挽救美國人的生命」。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區,近水樓台完全可以先得月。我們要做的只是對國家更多一些信任,對國產疫苗更多一些信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葉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