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空氣行動就今日(24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作出回應,批評政府資源投放不足,電動商用車輛發展緩慢,商業車輛雖佔本港整體車輛數目約20%,但卻是路邊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源頭,其排放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氮氧化物佔全港所有車輛排放量超過90%。因此要改善路邊空氣污染,單單從私家車着手,成效依然不彰。
健康空氣行動指,本港商業電動車輛發展極為緩慢,其中電動專營巴士僅36輛,佔全數6000輛專營巴士僅0.6%。其他商業電動車輛所佔總體車隊份額更小。然而,預算案並無提出新措施或款項,加快電動商業車輛發展步伐,僅繼續沿用「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商用車。健康空氣行動認為基金的資助模式不利於大規模試驗,因每位申請者的資助總額上限為1200萬元,而且只涵蓋硬件資本費用,不包括相關的經常開支,例如額外營運成本等,故此每位申請者大多只能購買一至兩輛電動車輛作試驗,不符合成本效益。
另外,除資助購置車輛之外,運輸業界亦一直強調政府需加強電動車基建配套,包括興建充電設施等。健康空氣行動促請各政策局及主要持份者,包括電動車營運商及生產商等加強協作,增撥資源興建基建配套,加快電動商業車輛的發展,建立零排放公共運輸,長遠改善路邊空氣污染。
健康空氣行動又批評,政府未預告環境局將在下月公布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訂立政策目標,包括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以及制訂電動車退役電池生產者責任計劃等。中,健康空氣行動歡迎相關政策,然而政府未有交代取締燃油商用車輛﹝包括巴士及貨車等﹞的時間表,及發展電動商業車輛的配套,該會促請政府參考其他地區,例如英國及新加坡的做法,於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中訂立明確時間表,逐步淘汰燃油商用車輛及私家車。不過該會歡迎政府將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的稅率提高百分之十五,牌照年費增加百分之三十,預期可以減低市民購買私家車的誘因。根據交通諮詢委員會於2014年向政府提交的報告,私家車在主要道路的總交通流量中佔約40%至70%。根據經驗,增加首次登記稅和牌照年費是直接和有效遏止私家車增長的方法。
健康空氣行動表示,2011年政府將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增加約15%,但同時新登記環保汽油私家車可獲的稅務寬減由30%增加至45%,大大削弱加稅對控制私家車增長的成效。今次政府提出增加首次登記稅及牌照年費,而不改變新登記環保汽油私家車的稅務寬減,無疑是汲取教訓,可望有助減慢私家車增長速度,改善路面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