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中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周邊省市聯動發展

2021-03-04 17:4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各地都在積極對接大灣區,爭取抓住新一輪發展先機。致公黨中央建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周邊省市聯動發展,在周邊省市選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區,發展「科創飛地」,推動大灣區與周邊省份共建協同創新平台,同時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與內地產業鏈供應鏈共建清單,積極與粵港澳拓展產業深度合作,借鑑港澳商務制度及規則,吸引港澳及國際資金投資內地。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推進,灣區內部的產業聯繫將會更強,周邊省份如果只是沿襲原來的「發揮區位優勢、承接產業轉移」思維,就有可能失去新一輪產業發展先機,致公黨中央認為,周邊省份需要積極對接大灣區,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湖南、廣西、福建、江西、貴州、海南等周邊省市聯動發展具有現實基礎、重大意義和廣闊前景。地理上相鄰,歷史上關係千絲萬縷,文化、政治、社會、經濟聯繫非常密切,各地區位優勢互補明顯,而且周邊省份廣闊區域可以通過資源、人才、產業鏈等的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足夠強大腹地支撐。

 致公黨中央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擬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建議,首先推動發展空間銜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服務保障一體化。同時,在周邊省市選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區,發展「科創飛地」。開展科創孵化,探索「異地研發孵化、駐地招才引智」協同創新模式,引導本地企業在香港、深圳等地建立研發中心,實現「孵化在大灣區、產業化在內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粵港澳科技創新產業園,引進一批龍頭旗艦企業和高成長性產學研成果入園,健全配套公共服務平台,在機構職能、管理服務、政策稅收等方面與大灣區無縫對接。

 其次,推動產業鏈合作聯動。提案建議,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與內地產業鏈供應鏈共建清單。建立深度融合的產業鏈、供應鏈,合力打造特色旅遊產業鏈、郵輪遊艇產業鏈、智慧產業鏈、國際會展產業鏈、航運物流產業鏈、現代海洋服務產業鏈、深海深空產業鏈等,共同提升全球供應鏈服務管理能力。完善一體化統籌推進機制,深化開展區域發展協作,在價值鏈、人才鏈、信息鏈、資金鍊上與大灣區深度融合,更好推進地方開放崛起深入實施。此外,積極與粵港澳拓展產業深度合作,借鑑港澳商務制度及規則,吸引港澳及國際資金投資內地。

 在構建區域協同創新生態方面,提案認為應該強化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對周邊省份輻射帶動功能,推動大灣區與周邊省份共建協同創新平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建立孵化器對孵化器、平台對平台的精準協作機制。同時,整合地方高端創新要素,藉助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優勢,深入開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創新合作,吸收轉化國際一流創新成果。支持與大灣區共建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科技企業孵化器。此外,優化區域科技創新創業環境。積極推行科技創新信用等級和「黑名單」制度,強化對侵權和失信行為的打擊懲戒。深化與大灣區知識產權、行政、司法、海關等部門在跨區域案件移送、信息通報、配合調查等方面協作,推動以仲裁、調解等非訴訟爭議解決機制處理知識產權糾紛。

 提案認為,應借力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優勢,整合要素,互補資源。依託海南、福建、貴州等旅遊優勢資源,構建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配套健康產業和高端旅遊康養地,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居民及中外遊客前來旅遊,形成經濟體之間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還可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穩定供應基地,這是資源互補,互利共贏的客觀需求。大灣區對農產品需求迫切,購買力強,但農業經濟相對處於短板。周邊省份可以為其配置農產品供應基地,構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水果園、大菜園及畜產水產養殖基地。此外,人才培養和發展環境亦相當重要。提案建議,制定長遠規劃,建立科教合作長效機制,與粵港澳方面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互訪、交流、考察活動。設立相關的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協調處理科教交流工作,推進深度合作。(記者 張麗娟)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