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韋志鵬與排岜群眾合影 藍 洲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偉盛 特約記者覃華騰 藍洲報道:今年10月14日,是廣西南寧市上林縣鎮圩瑤族鄉成立30周年的日子。30年來,鎮圩瑤族鄉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近年來打響民族牌、生態牌、文化牌三張名片,鎮圩瑤族鄉正以“特色鎮圩 魅力瑤鄉”的全新面貌向世界敞開懷抱,步入跨越發展的新時代。
瑤鄉巨變:民族團結奮進30年
10月14日上午,在上林縣鎮圩瑤族鄉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瑤、壯、漢等各族同胞歡聚一堂,瑤族人民以歌迎客,以酒敬客,熱情歡迎各方嘉賓。“迎賓三道酒”、“動感竹竿舞”、“歡慶瑤家樂融融”巡街舞獅,“上刀山、下火海”瑤族絕活、瑤寨“百家宴”,“瑤寨風情夜”篝火晚會,更是讓客人們領略了別有風味的瑤族傳統習俗。
鎮圩瑤族鄉于1984年成立,全鄉總面積113平方公里。現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全鄉總人口2.4萬人,其中瑤族769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32.1%。成立之初,地處大石山區的鎮圩瑤族鄉土地貧瘠,社會經濟落后,經過30年的發展,到2013年,該鄉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6716萬元,是1984年268萬元的2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4168元,為1984年的10倍。
鎮圩瑤族鄉還居住著漢、壯、苗等多個民族,不同的民族親如一家,去年排岜社區居民藍雪梅母親入院,全村人不分民族,為藍雪梅母親籌款1萬多元。鎮圩瑤族鄉先后被評為廣西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村民自治模范鄉,南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鄉鎮、南寧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南寧市鄉鎮經濟發展進步獎和南寧市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據了解,民族鄉是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形式,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30周年。目前全國共有一千三百多個民族鄉,廣西有59個,它們都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是民族工作的支持對象。
生態瑤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鎮圩瑤族鄉發揮“瑤、桑、土、山”資源優勢,主打桑蠶產業,發展特色種養業和金銀花產業,生態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目前,全鄉形成了“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種植管理模式,全鄉桑葉種植面積達6000畝,年產值2000萬元。全鄉土豬養殖規模以上164戶,存欄13500多頭;黑山羊養殖規模以上72戶,出欄4500多只;鵪鶉養殖從2戶發展到5戶規模達10萬多只;養蜂、養兔、養雞等特色養殖正逐步形成規模。加快土地流轉,建立300畝百香果示范基地,目前,全鄉各類種養專業戶已達200戶。重點在公路沿線村屯進行連片開發種植金銀花。全鄉共有三家專業金銀花加工廠,金銀花種植面積達22000畝,目前有9000畝已有收益,年生產鮮花約120噸,干花約24噸,年產值約600萬元。
經濟社會發展帶動了瑤族文化的振興,全鄉先后投入200萬元完成鄉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籌集資金230多萬元,建設排岜莊生態家園,全鄉已建成12個文化活動中心或活動室。2011年-2013年,全鄉已有10村(社區)獲得市級生態村命名,其中排紅村獲得自治區級生態村命名,2013年12月鎮圩瑤族鄉獲得自治區級生態鄉稱號。
魅力瑤鄉:鄉土文化享譽海內外
瑤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鎮圩瑤族鄉,瑤族傳統文化保存完整,民族風情濃郁,素有“文體之鄉”的美稱。全鄉民間民族傳統活動非常活躍,現有農民業余文藝團體5個,業余演員達300多名。瑤族原生態歌舞瑤族猴鼓舞等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上林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鎮圩精品節目《猴王戲鼓》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瑤族民間絕技“上刀山,下火海”等得到了繼承,《瑤家歡歌》、《猴王戲鼓》、《達努》、《慶豐收》、《猴鼓戀粥筒》《瑤寨迎親》等多個節目獲邀參加國家、區、市縣的表演并多次獲獎。這些節目已成為瑤族文化經典節目,近年來,更是吸引遠自歐美的海外游客慕名而來。
鎮圩瑤族鄉的旅游體驗,更是令人難忘。來到鎮圩瑤族鄉的客人,首先要喝“迎賓三道酒”,這是瑤族人民迎接貴客的最高禮儀。每一道酒都有不同的含義,第一道酒是健康長壽酒,祝嘉賓朋友們富貴安康,青春不老;第二道酒是吉祥如意酒,祝嘉賓朋友們心想事成,萬事大吉;第三道酒是幸福甜美酒,祝嘉賓朋友們合家幸福甜如蜜。而且按照瑤族傳統,來訪的客人如果能喝過三關就不罰酒,但只要輸一關就罰一杯酒,不少游客體驗過后直呼“夠熱情夠HI”。此外,進入瑤寨前,游客一起跳起動感竹竿舞,瑤族人一邊喊口令一邊拍起節奏感很強的竹竿,客人跟著節奏跳,如果挨夾腳就罰酒,跳錯也罰酒。酒濃于情,瑤族獨特的迎客方式令人大開眼界。
在慶祝大會當天,鎮圩瑤族鄉排岜社區的瑤族居民還從各自家里端出米酒、臘肉、土特產,熱熱鬧鬧地吃起了百家宴。富有瑤族風味的特色美食令人心生向往,味口大開。瑤族人還端著大碗酒和拿著“串肉”,一邊唱歌,一邊給客人敬酒,場面十分熱烈。
繼往開來:瑤鄉走進新時代
在慶祝大會上,91歲的瑤族老人韋秀青拉著玄孫女,與鄉里的長壽老人們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瑤族服裝秀。韋秀青5代同堂,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只是瑤鄉民生改善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上林縣投資1億多元,大力實施南寧市民族鄉基礎設施完善工程,鎮圩瑤族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通過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農村道路硬化、飲水和灌溉改善、農村危房改造、農村電網改造和改廚、改廁、改沼“一硬六改”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鎮圩瑤族鄉集中式污水處理站和6個村級分散式污水處理廠,解決了全鄉的一半污水處理,處理率率達到68%。全鄉村屯水泥路199條192.8公里,通屯水泥路率達97%;人畜飲水、農田灌溉改善,建設人畜飲水工程26處,受益人口近2萬人,新建水利渠道32.5公里;全部實現抄表到戶農村電網改造,危房改造累計560戶,衛生改廁3000多座,沼共建成1000座農村沼氣池,沼氣池普及率達86%以上,極大的改善了瑤鄉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國家財政補助累計1000多萬元,為560戶貧困農戶進行危房改造建設。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鎮圩各類中小學校教學樓、宿舍樓、圖書室、球場及學生文體活動中心等項目,面積約為10000平方米。計劃投資2300萬元,將鎮圩瑤族鄉中心校建成廣西一流的民族示范小學。
上林縣縣委書記韋志鵬介紹,該縣把實施民生工程作為瑤鄉發展的落腳點和歸宿。去年,鎮圩瑤族鄉共發放糧食綜合直補累計資金700多萬元;全鄉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達1.6萬人,發放養老金850多萬元;全鄉新農合參合率98%以上,受益人數17860多人。4000多名義務教育學生免費享受“營養午餐”。總面積達100畝的東南開發區全面建成使用,投資1000多萬元的鎮馬社區集鎮、東羅村里東莊城鄉風貌改造基本完成,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鎮圩瑤族鄉正在步入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