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12日電(呂少德、王政)前幾年,上網開辦虛擬農場種菜游戲在都市白領中頗為流行。而今,隨著物聯網技術引入農業,在有“中國草莓之鄉”之稱的浙江省建德市,種草莓的農民駱紅群已經可以用手機或電腦遠程管理真實的農場。據他介紹,消費者將在春節前后通過掃描二維碼看到他家草莓的實時生長狀況。
記者在駱紅群的農場見到了草莓種植物聯網管理平臺。一塊屏幕上顯示出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實時動態數據,并配有數據動態曲線;另一塊屏幕上則能看到草莓生長的實時畫面。工作人員點了一下鼠標,實時畫面中的排風扇就運轉起來。
駱紅群的搭檔黃一峰介紹說,這個平臺已投入使用兩個多月,通過這個系統,去外地旅游的時候也能隨時管理田間的草莓。但因為試運行不久,目前尚無法做到完全自動化管理,還需要在人工分析各種參數的基礎上,手動操作手機或電腦進行控制。
“手機種地不光看起來先進,而且能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黃一峰說,這套設備總投資30萬元,應用于一個20畝的立體化栽培溫室。他算了一筆賬:按設備使用年限15年計,每年折舊費僅2萬元,2個人就可以管理好這20畝草莓園;而如果使用傳統的種植方式,需要7個人管理,而本地農業雇工工資為100元/天。按一個生長季半年計,引入物聯網系統后,20畝地每年可凈節約人工成本7萬元。如果算上立體化栽培增加的產量和地表種植的鐵皮石斛,效益更加可觀。
據了解,目前這一系統正在進一步完善,預計春節前,消費者就能夠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直接連線草莓園,看到草莓生長的實時狀況,并且隨時下單遠程訂購。駱紅群表示,這將使草莓的生產更加透明,使消費者能夠監督草莓的生產過程,解決農產品品牌、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問題。
主持研發這一平臺的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壽國忠表示,隨著傳感器和通信技術的成熟,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是水到渠成的,但由于目前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成本仍然較高,只能先從草莓等高產值的產業做起。
壽國忠指出,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成本會逐步下降,此后將逐步擴展到普通作物。由于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誰來種地”成為全社會話題,因此這一勞動節約型技術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