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梧州:西江黃金水道 向東開放龍頭

2015-03-09
来源:香港商報

  激浪千重,正當其時。一個古老口岸,一座百年商埠,一片神韻騎樓,一排百年商號,記錄了梧州沿江而生的百年繁華。如今,正在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的梧州,正以更開放的胸襟、更積極的姿態、更紮實的工作,開創面向粵港澳開放合作的新局面。

  對於梧州的精彩,當地用四句話做出了精準概括:既有悠久歷史、深厚的文化,又充滿活力和發展機遇;既享受西部大開發的政優惠政策,又具有東部的區位優勢;既有著良好的工業發展基礎,又保持著優美的生態環境;既可以提供干事創業的良好平台,還可以在這兒養生養老、幸福生活。香港商報記者 蔡寧 李鵬飛

  保綠水青山 爭發展環保雙贏

  梧州在發展的同時也保持著優美的生態環境。人們來到梧州,既可以獲得干事創業的良好平台,還可以在這養生養老,幸福生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梧州的核心競爭力,把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永遠留給子孫后代,把潔净優質的一江春水輸送給下游城市,是梧州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梧州市兩位主官多次強調,梧州堅持走綠色低碳路子,走出一條「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之路。作為粵港澳的「后花園」,梧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5.8%,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已獲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正向花園城市的目標邁進。此外,梧州空氣質量優良率、江河水質達標率常年維持100%,進一步打響了「山清水秀生態美」的城市名片。

  轉變發展觀念劃生態紅線

  作為后發展地區,梧州怎樣在產業發展中不再走發達地區曾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呢?梧州的回答是,轉變發展觀念和有效作為。

  2010年10月30日,以進口有色金屬再生資源拆解、加工為主導的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正式開園運行,不僅標誌著梧州發展循環經濟從構想走向現實,更意味著梧州走上了一條探索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4年里,梧州市建設出了一個年工業總產值超過300億元、年創稅超過10億元的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形成了再生銅、再生鋁、再生不鏽鋼、再生棉、再生塑等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建設了再生資源加工、再生不鏽鋼制品兩個1000億元循環再生產業園區,被自治區確定為全區首家且目前唯一一家循環經濟示範市。

  有了發展再生循環產業的成功嘗試,如今,在產業引入方面梧州市態度越發明確,那就是堅決對高耗能、高排放、產能過剩、不符合產業定位的企業和項目說不,而對於環境友好型的科技創新項目等則給予優先支持。去年8月,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出台實施《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產業投資禁投清單》,明確了試驗區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的產業項目,從准入門檻上保證了高標準規劃、高起點發展,為將試驗區打造成為西江流域生態共建區劃定了生態紅線。

  在梧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年排全區前列的情况下,梧州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不斷下降,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占全市總能耗比重也從2007年的43.4%降至2013年的38.8%。

  決戰西江 交通基礎建設大手筆

  「梧州是一個既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同時又充滿生機、活力以及發展機遇的城市」。梧州市委書記黃俊華介紹,梧州自古以來被稱作「三江總匯」、「兩廣咽喉」,1470年被設立為明朝兩廣總督府所在地,1897年成為廣西第一個對外通商的城市,不僅成為進口外國貨物的口岸,而且是桂、滇、黔、川、湘部分土產出口的集散地,沿西江通江達海、走向世界,足可見其在廣西乃至嶺南地區舉足輕重的地位。

  西江黃金水道成就了梧州「百年商埠」的輝煌歷史,新時期下,西江依然承載著這個百年商埠的未來希望。地處珠三角經濟圈、泛北部灣經濟圈、大西南經濟圈和珠江-西江經濟帶「三圈一帶」交會點,梧州是中國西部地區12省區中省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也是連接珠三角與北部灣的主要通道城市。從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到西江經濟帶,為臨水而居的梧州提供了良好的歷史機遇,并被自治區定位為西江黃金水道上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

  東向發展,交通先行。在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建設中,梧州市加快構建以西江和桂江縱橫交叉的黃金水道「十字形骨架」,全市航道167公里,其中二級航道100公里,往北部灣經濟圈的南寧、珠三角經濟圈的廣州可通行2000噸級船舶。年內梧州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即將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意味著西江干流3000噸級船舶今后可直航粵港澳。

  高鐵時代 迎交通體系新發展

  隨著連接南寧、廣州兩大中心城市和泛珠三角、泛北部灣兩大經濟圈的南廣高鐵全線通車,標誌著梧州邁入了高鐵時代,從梧州到首府南寧只需2個半小時,梧州到廣州只需1個半小時。梧州成為廣州的「郊區」、粵港澳的「后花園」,中國最活躍的經濟中心就在「眼前」,珠三角和北部灣兩大經濟圈來到了「家門口」,使梧州與廣州、佛山、肇慶、貴港、南寧等沿線10多個大中城市聯繫更加緊密,有了共享資源的機會和條件。

  「讓客人能來梧州,必須要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現代交通體系上下功夫。」梧州市長朱學慶說。南廣高鐵建成開通后,梧州正式進入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能力擴張與質量提高并進、全面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的新發展階段。6年來,梧州按照國內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定位,統籌推進水運、公路、鐵路、空港和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構建起以西江航運干線、「一環七射三連線」的高速公路網,「豐字型」鐵路樞紐、梧州機場航空港及西氣東輸二線為骨架的五位一體的大能力綜合交通體系,逐步從交通「末梢」向立體交通的大格局轉變。

  東西合璧 開放合作產業新高地

  「梧州是一個既享受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同時又具有東部的區位優勢的一個城市。」朱學慶表示,作為廣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主陣地,疊加的政策優勢讓梧州成為一個發展機遇明顯、充滿生機活力的投資旺地。特別是西江流域擴容打造實現了從區域性戰略上升為打造南部地區新經濟增長極的國家戰略,梧州進入國家政策戰略大籠子,一系列國家政策疊加,從財稅、金融、產業上面扶持,梧州也迎來了一個更為璀璨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6年來,梧州明確構建「西江經濟帶核心區產業群、高速通道產業帶、城鄉一體工業經濟圈」的產業空間格局,從2008年起,每年重點打造一個產業園區,園區建設由「一枝獨秀」發展到「五園八區」齊頭并進。梧州由此提出打造再生資源、再生不鏽鋼制品、電子信息3個千億元產業,陶瓷、機械制造、林產林化3個兩百億元產業,醫藥食品、鈦白制品等百億元產業。

  粵桂合作「政策洼地」引來鳳競栖

  隨著2014年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梧州市「東向」戰略的目標由此更加清晰、內涵更加豐富。隨著《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實施,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於去年的10月舉行啟動儀式,標誌著進入了兩省區實質性的聯合推動階段,奏響了區域合作東聯西接的時代強音,釋放出改革發展的新紅利。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試驗區通過搭建試驗區加工貿易園區、生產型服務業示範區、東西部金融合作示範區、中國-東盟環保技術和產業合作交流示範基地、粵桂合作企業總部基地以及創業創新基地等六大產業集聚發展平台,同時創新園區開發運營市場化發展模式,成功引入新加坡產業園、中節能環保產業園等重點園區,探索開展園中園建設、以商引商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一點突破、多點對接」、「引來一個、帶動一串」的項目倍增效應。

  據統計,目前試驗區入區企業已達68家,吸引了廣西微軟創新中心、國光西部電子產業園、中興廣西雲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形成發展活力彰顯、崛起態勢強勁的東西部合作特別試驗區。

  立足生態優勢 培育養生產業

  養老養生產業是「朝陽產業」和「無烟工業」,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的世界潮流。立足於氣候溫和、滿城綠色、四季常青的生態資源,以及與粵港澳語言相通、文化相連、區位相近的優勢,黃俊華認為,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梧州加快發展養老養生產業的時機已經成熟,它符合梧州的實際,體現梧州的特色,也充分利用了梧州的產業資源。去年9月11日,梧州舉辦了中國(梧州)國際健康養生產業資源合作與投資促進大會,200多位世界業內專家和相關行業的知名企業高管圍繞推動健康養生產業發展、開發利用梧州健康養生資源等內容進行了交流探討。此外,還積極推進養老養生產業基地建設,擬在梧州規劃20平方公里建設嶺南生態養生城。「我們還加強梧州城市形象的宣傳力度,特別是面向粵港澳等重點目標城市,加強對梧州良好生態和區位優勢的宣傳,擴大梧州養老養生品牌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朱學慶指出。

  記者觀察

  清水東流 打造興業宜居生態梧州

  梧州一直在探索一條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之路,在推進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的同時,落實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理念,堅持以人為發展的核心要素。向東開放,并不意味著照搬東部「先污染后發展」的老路;打造西江黃金水道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興業、宜居、生態三要素缺一不可。

  打造西江黃金水道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興業」是基礎。沒有支柱產業和大量生機盎然的企業,開放合作也就成為一紙空談。項目建設是興業的「牛鼻子」,向東開放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方向確定之后,就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鋪墊、以產業園區建設為平台、以政策創新為先導,源源不斷地從粵港澳引入一批又一批好項目,變宏偉藍圖為發展實踐。憑藉梧州得天獨厚的東部區位優勢和西部政策優惠,引導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要素的聚集,形成上中下游完善產業鏈,建立產業配套服務體系。

  打造西江黃金水道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宜居」是關鍵。任何城市的建設、發展和繁榮核心要素都是人,「宜居」是以人為本在城市建設中的生動體現。把各類人才匯聚於此,并讓他們安心留下創業、就業,必須做好「宜居」的文章。首先要立足構建現代新型戰略產業,以更高標準布局產業項目:保護生態環境是前提,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是標準,低污染、低耗能是門檻。其次是完備城市功能、完善社會保障,不僅讓人們工作、生活、學習可獲得便捷的「衣食住行」,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也可獲得良好保障。

  打造西江黃金水道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生態」是保障。嚴把項目准入關,注重項目質量、投資強度,堅決把高污染、高能耗項目拒之門外,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發展。在「西江河畔綠明珠,生態宜人森林城」的城市森林建設理念下,梧州已初步建成一個城郊森林、城邊林帶、城中綠地有機結合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不僅把綠水青山的城市生態展現給粵港澳同胞,還把一江清水輸送到粵港澳,形成了「宜居」梧州最直觀的健康、養生吸引力。香港商報記者 蔡寧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