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州長羅涼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金山、史振華報道:“四川當前發展水平,無論是經濟總量、消費總量,還是區域中心城市的確立,以及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聚集,都已具備西部領頭羊的雛形”。全國人大代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州長羅涼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中國發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四川加快發展意義重大。羅涼清代表認為,最核心的要素應該是在當前環境下在推動轉型發展、創新驅動方面做領頭羊。領頭羊作用不僅僅是產出規模的擴大,還要有強大的發展內生動力和創新內生動力。
既“趕”又 “轉”奮勇爭先
“涼山州有自身發展的條件、基礎和優勢。主要的優勢就是資源。這幾年支撐涼山經濟領跑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跨入GDP千億元方陣,很大程度上依靠涼山州的五大資源,即清潔能源、礦產資源、特色農業資源、旅游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羅涼清代表說,這些資源充分有效的開發,促進了涼山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羅涼清代表告訴記者,反觀過去的發展模式,涼山與省內和國內一些地區相似,經濟發展還是在拼資源、拼勞動力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在新常態趨勢性變化下,貫徹實施‘四個全面’,涼山州要抓緊趕、抓緊轉,兩手抓都要硬起來。”“民族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落后于其它地區,針對這一現狀,民族地區更應抓緊發展,實現趕超;同時還要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盤活存量的同時,做優新增部分。既抓存量又抓增量,轉方式、調結構,如此來推動涼山經濟跨越發展。”
“雙輪驅動”整體扶貧攻堅
“當前,發展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作為民族貧困地區,涼山整體發展質量不高,發展速度不快。應當要保持一個高于全國、高于全省的發展速度。” 羅涼清代表表示, 2014年,涼山以區域開發與精準扶貧“雙輪驅動”為動力,全力補齊制約發展的“短板”,找準了推進綜合扶貧改革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探索通過推進區域發展解決貧困的共性問題的新機制,走出一條具有集中連片貧困山區特色的扶貧開發的發展之路。2014年,共落實省以上、州縣配套、農戶自籌大涼山綜合扶貧開發十個專題資金、大涼山彝區“十項扶貧工程”資金855971.19萬元,省、州、縣共落實扶貧兩項資金172481.8萬元,全年總投資比上年增加43311.6萬元,增長33.53%。
羅涼清代表向記者透露,今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有望納入全面小康試驗區建設,希望中央在制定扶持政策的過程中,更加突出問題導向、突出項目支撐、突出配套銜接、突出綜合給力,特別是在金融、稅收、社會幫扶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使扶持政策真正成為助推民族貧困地區跨越發展、全面小康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