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學生為本推動平等教育

2015-10-23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曉蕾報道:昨日,由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深圳報業集團主辦,本報承辦的「中外主流媒體看深圳『一帶一路』創新實踐活動」進入尾聲,采訪團一行聚焦深圳龍崗,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陽光天健城、天安數碼城、愉園社區和紫薇社區等地深入采訪。對龍崗區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開了多角度、多層面挖掘,全方位報道「一帶一路」創新實踐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於2014 年3 月21日獲教育部批準設立,作為香港中文大學在內地的延續,矢志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據校長徐揚生介紹,該校前期開設了理科、工科、經濟管理類和人文社科類專業。長遠辦學規模為國內外學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

  截至目前,來自全球的1000多名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經在港中大(深圳)開始學業生活。其中,2015年本科招生專業為國際商務、經濟學、市場營銷、金融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碩士招生專業為金融工程、翻譯和同聲傳譯,共錄取626名內地本科生。今年9月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批碩士研究生正式入學。共設置三個專業,分別是理工學院一年制的金融工程專業,人文社科學院一年制的翻譯(筆譯/口譯)專業和兩年制的同聲傳譯專業,共錄取了近百名碩士研究生。

  出現最萌小大學生

  據了解,今年錄取的本科學生中,招生質量有很大提升,少數民族尤其是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的學生數量增加。而且,被錄取的學生中還出現了「最萌小大學生」,兩位「零零后」同學被經管學院錄取,年齡最小的是只有14歲的北京理科女生。

  此外,港中大(深圳)在廣東省和浙江省除了完全按照高考成績錄取外,還采用了「綜合評價631錄取模式」,按照60%的高考成績、30%的自主入學測試成績以及10%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共錄取了150多名學生。綜合測評環節考出了學生在高考中難以發揮的素質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生們可以充分展示個人求學多年積累下來的學科知識、中英文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獲得了考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來自邊遠山區和貧困家庭的學生創造到港中大(深圳)讀書的機會,各類入學獎助學金的發放向西部、東北以及中部欠發達地區傾斜,貴州、重慶、四川、廣西、河南、山東、湖北、黑龍江等成為了發放獎助學金較多的省份,共有60多名學生獲得獎助學金。其中,有6名家境貧寒且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了助學金以及相應的生活補貼。徐揚生稱,學校矢志推動內地平等教育的發展。

  師資陣容強大

  港中大(深圳)以師資陣容強大著稱,不僅有香港中文大學的優秀師資,還有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教授組成的教學團隊,更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來自世界各國的院士親自為學生上課。

  國際化的教學模式、全英文的教學環境、全球招聘的師資隊伍、人性化的入學申請制度成為了目前應屆本科生和已經工作的社會人士廣泛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情況的主要原因。畢業學生受到包括投資、會計、電子等行業在內的眾多高企青睞。

  徐揚生表示,學校在研究生的就業培訓方面也投入了不少資源。例如金融工程專業,一是建立業界合作聯盟,幫助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跟蹤業界最新進展,了解金融市場的需求;二是成立顧問委員會,為學生的就業提供常規指導;三是聘請擁有豐富的投資銀行工作經驗的就業顧問,指導學生在學期間實習平臺的搭建。

  人文社科學院的翻譯(口譯、筆譯)碩士、同聲傳譯碩士課程也將把課堂訓練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不但每周對學生進行職業輔導,定期邀請國際上著名公司的高管開展培訓講座,務求提升翻譯人才的實踐能力。

[责任编辑:周丹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