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条约》签订后,俄军侵占海兰泡,将其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以庆祝条约签订的成功。
1900年7月,沙俄军队以义和团破坏中东铁路为由,采取报复行动,在黑龙江左岸制造了海兰泡惨案,5000多名中国百姓被俄兵手持刀斧砍杀或推入江中溺水而亡;随后又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2000多名中国百姓被杀。
沙俄军队继而攻入黑龙江右岸,将有300多年历史的瑷珲古城付之一炬,幸存下来的只有一座魁星阁。由于这一年是庚子年,人称“庚子俄难”。
江东六十四屯,抹不掉的记忆
经过交涉和驱赶,沙俄军队于1907年退到江东,瑷珲城得以在一片瓦砾上重建。1956年,国务院对一批“生僻难认”的地名用字进行简化,“瑷珲”被改为“爱辉”,但此举遭到很多文史工作者的反对。2009年,黑龙江省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将“爱辉”区恢复为“瑷珲”区,未能获批。
2015年5月,黑龙江省政府在权限内批准,将黑河市爱辉区下面的“爱辉”镇的名字恢复为“瑷珲”镇。《黑龙江日报》称:“瑷珲,这一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称谓,承载着历史、蕴含着文化、凝结着乡愁、寄托着希望,在阔别60年后重载史册。”
由1858个铜铃组成的“风铃墙”,微风吹过,叮铃作响
瑷珲历史陈列馆门前,有一颗老树,树荫下摆放着一个小书摊,看摊的老大爷个头不高,面相憨厚,貌似农民,但当地人说,他是瑷珲历史专家,书摊上的小册子都是他编的。他以前在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工作,退休后专门搜集整理瑷珲史料,踏查遗址。几十年来,他为更名一事四处呼吁,如今的初步成果,有他很大的功劳。
如今的瑷珲镇,城墙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将军衙门府,也就是省政府兼省军区大院,不见半丝踪影。小镇不算繁华,甚至有些萧索,令人想起萧红笔下的北方农村。
也许,只有江边矗立的那座魁星阁才会告诉我们,这是一座曾经承载过厚重历史的古城。
魁星阁建于清光绪十八至二十六年间,当年沙俄军队放火焚毁瑷珲古城,魁星阁能够幸免于难,也算是一个奇迹。伪满时期,魁星阁先后被日伪军占据,作为岗楼使用。1945年8月,魁星阁被出兵东北的苏联红军炮火击中,阁楼塌陷。1950年,当地居民将魁星阁整体拆毁,地面只留下几块长条型的基石。上世纪80年代,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呼吁下,魁星阁得以复建,省长陈雷为其题写了匾额。
传说,魁星即文曲星,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主宰文运。魁星才高八斗、睿智过人,在文人雅士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瑷珲古城先后出过24位将军、都统和大臣,老百姓认为,这都是魁星保佑的结果。网查得知,国内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阁,离我家不远的北京府学胡同小学院内就有一座。由此看来,100多年前的黑龙江边陲也是一个尊文重教的所在,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荒蛮之地。
秋高气爽,阳光透过树枝洒落在地面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乘兴登上魁星阁楼顶,遇到一位上年纪的男子,他起初以为我们是来为子女升学祈愿的,告诉我们:这里的香火很灵,被魁星点中的人可以“金榜题名、一举夺魁”。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男子话题一转,又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了瑷珲古城和魁星阁的掌故,言语中透露出一份对家乡的热爱。
从魁星阁下来,驱车来到江边码头。江岸人迹稀少,四下一片静寂,眼前,只有黑龙江水在静静流淌。边防哨所前,几位战士坐在马扎上学习,专心致志的劲头不亚于高考前的学生。从他们身边走过,瞄了一眼,原来是在背作战手册。一位小战士见有人过来,抬头笑了笑,然后又继续当他的“低头族”。
距边防哨所不远,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走近一看,是海关遗址。房舍由青砖垒筑,设计风格为古典对称式,正中一扇拱门,门扇上方镶嵌的几排黄铜铆钉给人一种威严感,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的拱形门,中间有青砖门柱相隔。大门上方呈牌楼状,檐头为波浪式造型,窗户均为拱形,整体建筑风格极具艺术感。
想走进去看看,发现里面堆满了砂石木料,一位装修工人说,这里要建海关博物馆,年内开馆,他们的任务是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几缕枯草从檐头露出,随风晃动,昭示着这幢老建筑的百年沧桑。史料记载,瑷珲曾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对俄通商口岸,海关建于1909年,关址设在古城东门外临江码头处,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房址原为当地一家有名的商号,名为惠恩堂。1912年,海关迁往黑河,此处改为分关。1921年,瑷珲分关升为独立关,直辖北京总税务司。“九一八”事变后,瑷珲海关闭关。解放后,海关房舍被挪作他用,至今,门楣上仍留有“人民公社”字样。
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得知,瑷珲还是中国地理的一个重要标志。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根据他的考察提出,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可以划一条从东北瑷珲到西南腾冲、大致呈45度的斜线,线东南人口稠密,以农耕经济为特征;线西北人口稀少,以游牧经济为特征。就土地面积和人口比例看,线东南以44%的面积集聚了94%的人口。
该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国内外地理学界的重视,这条线被命名为“胡焕庸线”,又称“瑷珲-腾冲线”。时至今日,胡焕庸线中提出的规律仍然没有被打破。按照《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主编单之蔷的说法,胡焕庸线也是中国自然景观的一条分界线,线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特征,线西北以草原、沙漠、戈壁、冰川和雪域高原为特征。我对单先生的说法深有体会,胡线两侧我去过多次,对这种反差感受深刻,特别是到了大西北,有震撼的感觉。
作者:刘文军,黑龙江籍,现居北京。欢迎交流:2677018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