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08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劉樂平 鄧國芳)步入“十三五”的中國經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攻堅戰。能否邁過這道坎,決定著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兩天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詞。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先行一步的浙江,不少浙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進行了超前探索。那么,一起來看看他們眼裏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關鍵詞一:創新驅動】
“目前經濟發展的問題,不是消費不足,也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中國社會基於小康水平之上的高品質需求得不到滿足。”南存輝委員認為,歸根到底,這反映的是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不足的問題。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破除這一難題的利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目標在於進一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破題之舉自然是創新。談起創業初期的經曆,南存輝委員依舊感慨萬分,“當初我們堅持股東不分紅,把利潤全部用於技術研發和擴大再生產。”他說,正泰集團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當初的堅持。
“縱覽近年來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成功的國家都是在創新發展中鞏固自身的優勢。”南存輝委員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制造業來說,最關鍵、最根本的是依靠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由低端向中高端的發展。
目前,正泰集團一年投入研發費用近20億元,僅去年高端智能電器研發投入就達8億元,取得300多項專利。正泰集團成功研發了我國首台薄膜太陽能電池關鍵高端生產設備(PECVD),打破了西方長期壟斷;自主開發了基於雲計算技術、超過1000萬點、技術先進的新型軌道交通綜合監控雲平台。
南存輝委員建議,加大對高端制造的扶持力度。推動組建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聯盟,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完善政府采購和招投標機制,對自主創新品牌,實行優質優價,支持國產首台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在國產高端裝備可替代進口的條件下,建立及時取消同類裝備進口優惠政策的動態管理機制。
【關鍵詞二:制度供給】
在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眼中,這是一個讓企業增強獲得感的新提法:“目前,有的體制性、制度性障礙導致有效供給不能釋放,束縛了生產力。今年,中央下定決心減輕企業負擔,政府還將繼續大力削減行政審批事項,都是實體企業的好聲音。”
“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是我們供給端出了問題,不能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然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完全是企業的問題。”胡季強代表說,在許多領域存在的種種制度性障礙,某種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市場活力的迸發。比如醫療領域,市場需求很旺盛,但民營企業進入還有不少顧慮。
胡季強代表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給企業松綁。“龍頭應該是制度供給,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政府要創造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給出科技創新空間,給出人才施展聰明才智、釋放潛力的空間。”
【關鍵詞三:降低成本】
“一扇門裏,可以說三分之一都是運費”“我最不理解的,是除了油費、過橋過路費等正常的費用外,怎么還會有那么多的碼頭費、操作費、報關費”“從杭州到江蘇這么近的距離,經常要走一個星期”……
這些聲音,發自全國各地的企業,蘊含著突破中國制造困境、加快轉型升級的呐喊。錄下聲音的,是全國政協委員、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2015年,他相繼踏訪長沙、濟南等10餘個重點交通樞紐城市,深入調研區域物流現狀。
“物流正在侵蝕企業30%至40%的利潤,嚴重制約企業的轉型升級。實體經濟亟須抓緊補上物流這塊短板,提升其對實體企業的系統化服務。”徐冠巨委員說,這次調研後,他更加確信,傳化集團著力構建的“中國智能公路物流網絡運營系統”大有可為,“經濟新常態下,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也是關鍵環節。”
物流業短板怎么補?徐冠巨委員認為,要推進物流一體化戰略,補上公路物流基礎公共系統短板;高度重視城市公路物流樞紐中心的規劃和建設,把物流規劃納入城市規劃,解決“重交通、輕物流”的問題;公路物流樞紐中心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其“准公共產品”屬性,積極探索政企協力發展模式;加強對物流行業的統籌管理,擴大物流企業增值稅抵扣范圍,降低稅負,為企業營造良好環境,形成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合力。
“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確實遇到諸多瓶頸,但相信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為企業減負降成本,這些熬過冬天的野草,一定能在春天裏迸發出勃勃生機。”徐冠巨委員信心滿滿地說。
【關鍵詞四:接軌市場】
陳保華是來自醫藥行業的代表,他所在的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頭頂許多光環:全國第一家獲得美國FDA認證的制劑生產商、第一家獲得美國FDA藥品制劑文號的企業等。
“提升優質藥品的有效供給,必須找准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在陳保華代表看來,這個關鍵點就是接軌國際高端醫藥市場。近年來,國內企業不斷發展,國產仿制藥的競爭力逐步提升,一些產品正在走向國際市場,但真正實現規模化銷售的品種依然不多。
陳保華代表解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國外市場與國內大不相同。以美國為例,美國醫藥市場的市場化程度高,前四大商業巨頭和零售聯盟壟斷了美國80%至90%的市場。“中國制劑突圍國際市場,必須找准主流渠道。”
這幾年,華海藥業堅定不移地推動制劑國際化。公司首個高端緩控釋制劑拉莫三嗪控釋片在美國市場占有率超過60%,此產品的淨利潤每年超過1億元。2015年,在外部環境如此困難的條件下,公司淨利潤增長超過60%,稅收增長60%。
華海藥業正在謀劃這一戰略的“升級版”:將制劑國際化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具體措施是通過兼並收購南美、中東、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的制藥企業,將華海在歐美上市銷售的醫藥產品迅速推向全球市場。此外,華海還聯合國內優勢醫藥企業、優質品種,依托華海制劑出口平台,共同進軍美國市場。積極打造美國醫藥市場的“中國軍團”,從而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五:工匠精神】
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是政府報告裏第一次出現“工匠精神”4個字。
這亦是一個讓無數浙商念茲在茲的詞,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是其一。今年,李書福委員有一份“加快自動駕駛立法”的提案,懷抱民族汽車夢的吉利集團,再次奔跑在了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前端。“在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大背景下,捕捉市場先機,發揚工匠精神,創新產品供給,這是當前浙江企業所要提升的重要內涵。”
“千萬不能急於求成”“在研發上敢於投入,在技術上要敢於創新,在品質上高標准”“一點一點地把研發工作做好”“靜下心來把產品做到極致”……李書福委員說,浙江制造要邁向中高端,就得這么做!
“制造業大而不強,這是中國制造的一個突出問題。這次,‘工匠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說明了政府對此具有深刻認識。”全國人大代表、湖州市政協副主席沈琪芳認為,中國制造與享譽世界的德國制造、日本制造相比,確實有很大差距,我們的許多產品既不精細,也不美觀,還不耐用。
探尋原因,這跟制造者的手藝、制作精神不無關系。我們缺乏的,正是制造世界品牌的那種“工匠精神”。沈琪芳代表認為,浙江正在向制造業強省邁進,必須補上這塊短板。首先職業教育要行動起來,無論中職還是高職,人才培養不僅教給學生職業技能,更應該注重職業文化教育,激發他們對職業的熱愛和追求,培養訓練精湛執著的職業精神。此外,政府和社會也要大力營造尊重技術工人的氛圍,給予他們應有的地位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