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普寧梅塘鎮溪南村打造國家級古村落

2016-03-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通訊員常平報道:自2016年以來,廣東揭陽普寧梅塘鎮溪南村積極打造人文溪南、活力溪南、古韻溪南取得豐碩成果,為中國古村落增添了一抹文化的馨香。

  近日,位于溪南古村落之晉山寶地名剎---零雯古寺觀音寶典落成典禮上,迎來了100多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香港、深圳、汕頭等地的100多名朝圣者以及文化尋根者。

  據介紹,零雯古寺始建于清朝末年,原稱為零雯庵。位于林門徑之地,山環水繞,綠樹成蔭,革命戰爭時期常有從事地下斗爭的革命志士于此避險,后因強臺風而被摧毀。因旅港華僑連濟民先生19年來多方斡旋籌資,延請名師策劃設計,報國家主管部門注冊,升庵為寺,并聘請廣東省佛協領袖釋光明大師主持開光大典,遂成遂成溪南古村落中一大勝景和精神凈土。

  普寧首辦馬拉松為古村添彩

  同期,2016屆馬拉松環保暢跑活動也在溪南村舉行。中國?溪南古村馬拉松暢跑活動倡導健康、公益、環保。所規劃的線路,繞行古村,以溪南文化小公園作為本次活動的起點和終點,全程16.88里,參與者可充分領略到風景秀美的溪南古村。

  此次馬拉松活動在普寧市尚屬首次,獲勝者可以得到了馬拉松紀念徽章一枚,正面是具有古民居特色的潮汕屋脊,背面象征著溪南走向世界,走向未來。是次活動參與選手年齡在10歲以上即可,不單有來自溪南本土的青少年,更有返回家鄉的鄉賢,不少各地的專業選手也通過網絡平臺報名,展現了國家級古村落的開放包容。

  前來參加盛會的馬來西亞拿督楊才成先生激動地說,作為第三代潮籍華人,能夠來到祖國參與文化建設,感到非常自豪,雖然遠在重洋,但他們仍然心懷祖國,牽掛著家鄉,也熟記著祖國的方言。

  已屆米壽之年的連先生精神矍鑠,他認為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可以護佑一方子民,為文化大溪南做出貢獻,應該積極提倡。專程從南京趕來的南京潮商商會創會會長,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榮譽主席周衛群認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馬拉松文化,既能倡導佛化生活的理念,和諧鄰里,奉獻社會,又能發揚馬拉松的頑強拚博、銳意進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歩的精神。他希望大家共同建設“美麗溪南”、“文化溪南”!不斷提高溪南古村兩個文明建設。

  據悉,溪南大寨古村落,位于梅塘鎮北部。元朝末年,由周氏南益公第三子麒祖即淳樸公最早落居黃坑都的地方,初時稱崩溪,隨后于明清及民國時期由后裔逐漸建成十三巷十一街長十一座短七座格局的超級寨圍,集中體現了粵東普寧傳統村落的格局和傳統農業聚落的風貌。早在明朝景泰時候,周氏于此便有祠堂二座,后因天災人禍而遭廢置。明朝萬歷三年,方重建詞宇,即現在的周氏宗祠。村西北是發源于普寧市峨眉嶂山的潮汕第二河流榕江南河,水路運輸極為方便,木船可以從這里直達至海。四周則是緊緊環繞的榕江支流,支流于寨前匯聚成塘。村落外面形成“田--水--村--林”的景觀格局。綠水繞村,濃蔭匝地,良田廣布,景怡人和,族群興旺,大溪南的美名傳播四方。有傳統木雕、嵌瓷等濃厚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和600多年的古榕,注重春節,元宵,清明,中秋冬至等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

  自改革開放以來,溪南雖經濟有所發展,在鄉賢周裕豐、周育林,周少年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申報“中國傳統村落”,2015年3月初,國家級溪南大寨古村落修復籌建組正式在普寧市梅塘鎮溪南大寨成立,并獲得中央財政資金300萬元支持,用于古村落修建。

  在推動家鄉環境建設歷程中,一批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鄉賢成立普寧市溪南村公益理事會,積極推動溪南的環境整治、教育文明、基礎建設等方面的發展。后理事會發起人又促成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設立基金會溪南公益基金,通過騰訊公益與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讓溪南重現水上蓮花”公益籌款,成功籌集480多萬元款項,也用于古村落的建設。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