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来打造协同发展的新亮点”。为此,天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李鸿忠书记履新天津伊始,即把推进京津科技创新合作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亲赴北京出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项目签约。
按照京津冀“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天津应充分对接首都创新资源,选择互补领域发力,为科技人才、科研院所、企业研发等创新要素松绑助力,以科技创新促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我国北方产业创新中心。
一、天津的机遇与挑战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各地科技创新百舸争游的新形势下,天津近年来充分利用产业、区位和政策优势,积极对接首都科技创新资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不久前,京津整合中关村和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滨海新区政策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按照“创新引领、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力争使之成为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产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园区。
滨海新区以及东丽区、武清区、河西区等区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无缝对接位于北京的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和高校资源,吸引科技成果前来转化,并建设“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一大批创始于北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落户滨海新区,为天津市项目转化、孵化提供了新平台。
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的大目标相比,如何更好地对接首都科技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聚集创新要素,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北方产业创新中心,天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创业的原动力来源于民营企业。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小富即安”,不敢冒险,追求稳定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市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规模、活力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北京对天津技术输出额均明显低于从天津的技术输入额,即天津对京技术输出高于技术吸纳能力,说明天津企业的技术承接、孵化和转化能力不强,反映出天津创业氛围不浓。
二是风险投资环境不够理想。风险投资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天津以政府设立“种子”资金为牵引的风险投资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市场规则、政府办事规则等方面,与北京、深圳有较大差距,风险投资发展不充分,民间风险资本不够活跃,缺乏资本和项目对接环境及有效平台,出现创业者找不到投资,投资者找不到理想项目的怪圈。
三是整体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虽然天津市人才总量已超过200万人,但创新创业人才比例有待提高。截至目前,天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0余人,仅为上海的33.8%、北京的19.8%。创新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氛围的形成。天津工业产品曾经以“高”“精”“尖”著称,曾创造出家喻户晓的“三大件”品牌,但是现在,天津没有一家像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这样的创新高科技企业。
四是市场化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天津,创新活动主要仍以政府主导,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创新环境尚不够健全,围绕企业创新的条条框框还比较多,审批程序较为繁琐,后继政策跟不上,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以跨越。以生物医药研发项目为例,承受了巨大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研制的创新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后,往往缺乏相应的政策性资金保障,更难以找到急需的投资,许多临床药品不得不卖给外国公司,最终的价值及潜在的效益落入外国公司之手。
五是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到位。天津市及各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落实不到位。如鼓励在职科技人员离岗创业,规定5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相关单位基本上不支持在职人员离岗创业;而科研人员本身由于安逸、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创新创业面临风险等因素,缺乏创业的勇气。
二、打造中国北方产业创新中心的几点思考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天津须将“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和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有机结合,深度对接首都创新资源,广泛吸纳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吸引风险投资及其他各类资本,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用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利益分享机制,提升官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企业,鼓励企业推出自己的杀手锏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将天津打造成我国北方产业创新中心。
一是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大胆作为。各级政府应破除一切制约创新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障碍和藩篱,与北京主动对接,制定精准对接政策,形成“主动作为、主动思考、主动创新环境政策”的良好局面。
在服务理念上,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先商后政”,把企业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拆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门槛,让投资者得到尊重和高效服务。
在服务和行政许可举措上,进一步深化合作互通:(1)推动京津冀资质认证、检测机构的全面对接,实现三地认证及检测结果互通,避免时间和资金上的重复消耗;(2)京津冀其中一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另一地自动享受相关政策,不再重复认定;(3)三地评定的职称、人才证、任职资格等相互承认,就高不就低享受各自政策或待遇;(4)实施京津分居高层次人才家庭子女就学便利化,根据实际情况在两地居住区域就近选择学校入学;(5)建立三地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和快速转化。
京津各区可立足片区化、功能化,实施有效对接,根据两地各区优势,分别指定相互对接的区,采取干部交叉挂职、建立合作科技园、平台,联合出台激励政策等方式,实现两地资源、项目和政策对接。
二是深度对接教育科研资源。抓住北京“十三五”期间“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的有利机遇,推进两地高校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学生联合培养、建立联合实验室等,促进两地高校融合及协同创新,提升天津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及成果转化效率。推进研究机构深度对接,通过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科技创新合作。鼓励两地研究机构互设分支机构,以利于就地使用优质科技创新资源。
三是深度对接创新平台。搭建高水平的联合中试基地、产业创新中心、技术转化基地、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促进京津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共享,或以协会、联盟形式整合京津冀创新平台,为三地科技创新资源流动提供便捷渠道。建立仪器设备共享资源网,提高精密仪器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购置,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推动京津两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合作、流动、差异化发展,促进孵化项目的异地加速成长。以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京津联合设立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促进京津冀科技计划对全球开放,在自贸试验区实现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方便流动。
四是深度对接两地发展优势。充分利用连接两地的高铁网,加密车次,强化同城效应。以京津未来科技城合作示范区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建设为抓手,完善京津创新合作机制,形成同城化管理协调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选择互补领域进行重点合作。两地各区县可共建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成果转化基金以及产业基金等,以天津的成本优势对接北京创新资源和成果,形成成本阶梯效应,构建完整产业链。
五是深度对接风险资本市场。整合京津冀现有技术交易平台,构建面对三地的技术交易市场,实现风险资本与三地项目技术的充分对接,让天津的好项目充分展示在投资人视野中;利用政策和成本综合优势,吸引资本—技术对接项目落户天津。充分发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政策优势,推动金融投资服务多元化,整合京津冀天使资金、风险资本、政府引导资金等资源,构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链条,打破成果转化特别是中试投入不足的“瓶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六是对接中介及服务机构。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的快速合理流动,离不开规模宏大、专业精湛的法律事务所、财务公司、投资顾问、资产评估、项目咨询、人才招聘、猎头公司等中介机构。应当将“一地许可,三地经营”的行政许可机制尽快落地,鼓励现有中介机构无须在另两地注册,直接将业务伸展到三地,实现京津冀全区域覆盖,以促进人才、资金、项目及其他创新要素的快速有效流动。
七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建设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产业创新中心,关键还在于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才能为科技创新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应当从中小学开始着手,从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崇尚创新特别是创造发明的个人特质和品格。大学应该充分营造环境,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因。要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知识、崇尚竞争、勇于变革、敢冒风险、自强自信、追求卓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特别要强调“创新没有失败”的理念。
砍柴不对纹,累死砍柴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创新这个根和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聚焦对接首都创新资源,就一定能将天津打造成我国北方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孙大海 系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