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副鄉長、王崗村支書花全
【香港商報網訊】 記者 張麗、黃慶松、許入介 報道:“農村脫貧、農民增收,最終還是得靠產業,圍繞土地做文章。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充滿信心!兩會上,將繼續圍繞農村產業發展、推進精准扶貧,提出一系列建議。”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副鄉長、王崗村支書花全向記者介紹說。
2007年,王崗村還是個在貧困線上徘徊的少數民族村寨,進村道路坑坑窪窪、灰瓦木樓進風漏雨、田間地頭水稻玉米、一年到頭難有進項。自花全開始擔任王崗村的黨支部書記來,入戶走訪三個月,開了六七次村民代表大會,最後決定利用挨近市區、山清水秀的優勢,以布依族民俗為賣點,發展鄉村旅遊。借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用了將近10年時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村華麗轉身。如今,提起王崗村,“皰湯第一村”的鄉村旅遊品牌,不僅貴陽人知道,就連重慶、四川等地的遊客專門前來領略白牆灰瓦、小橋流水間的幸福農家。2016年,王崗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鄉村旅遊綜合收入近500萬元。
“前年我們是1.08萬元,去年是1.2萬元,增長達到11.1%。現在,王崗村家家修起了小樓,70%以上的家庭購買了汽車。”花全很驕傲的給記者說。
花全告訴記者,雖然我們的招牌是庖湯,但要讓農民增收這條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就得邁好步子‘多條腿走路’。圍繞庖湯這條主線,王崗村著力打造了一條鄉村旅遊產業鏈,全村6個村民組,除了有條件發展農家樂的32戶外,70%左右的村民采用原生態的方式,喂養土豬、種植有機蔬菜供給農家樂和遊客,其餘農戶則以服務的形式加入到產業鏈條中來。
花全在長期的調研中發現,當前農村脫貧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包括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有待加強,產業支撐不足,勞動力缺乏。此外,有的地方青壯年全部出去打工了,農村建設缺人,大量耕地撂荒,房屋大門緊鎖,雖然農民的收入提高了,但農村的面貌並沒有真正改變,支撐農村發展的產業基礎沒有培育起來。
“只有真正沉下去了,得來的建議才有泥土的芬香,才能說到群眾的心坎上。”花全告訴記者,他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村,如今又分管農村工作,自己喜歡往田間地頭跑,找群眾聊天,到外地出差,花全也會有意識地去看看當地的脫貧情況,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