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2017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 暨茶产业博览会开幕

2017-04-29
来源:香港商报网

省长孙志刚在开幕式上讲话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张涵坤 实习 记者 刘思思 报道:28日,以“醉美茶香·养生天堂”为主题的2017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湄潭县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茶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美、英、澳、法、德、新加坡等国的知名茶企代表及涉茶外宾2500多人参会。开幕式由贵州省副省长、茶博会组委会主任刘远坤主持,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出席,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致欢迎词,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宣布开幕。

  王晓光说,近年来,全市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做靓“茶酒姊妹篇”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打造了遵义红、湄潭翠芽、正安白茶、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等一批黔茶品牌。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00万亩,实现茶叶产量12万吨、综合产值180亿元。本次“一节一会”有高峰论坛、产品展销、茶技大赛、生态旅游等系列活动,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互兴。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说,大力发展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民的增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又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是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决策。贵州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茶产业和茶文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叶规模、质量和效益走在了全国前列。

  孙志刚强调, 未来贵州将继续努力做优茶产业,以提高茶叶质量为中心,扩大“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加大品种选育推广,提升制茶水平;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贵州茶叶品牌美名远扬,风行天下;要共同做大茶产业市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贵州丰富的茶文化,积极倡导品茶消费,坚持走“一带一路”;要依托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紧盯重要目标市场,精准营销,提升茶叶的市场占有,共同提升茶产业效益;要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茶叶精准加工,延长茶叶链,提高附加值,完善利益机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生态美百姓富”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美好蓝图作出努力。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茶和茶文化正在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展精准扶贫的富民产业,成为茶旅结合、茶文和合、茶养融合的绿色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产业和健康产业。本次盛会的举行,必将进一步促进贵州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茶养生的深度发展,有力提升美丽贵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周国富透露,中国茶和茶文化闪耀在举世瞩目的世界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子湖畔喝茶论道,让世界领略了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魅力;在科技、文化纬度上,天宫二号航天员首次实现人类在太空饮茶的伟大创举;“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面推进,社会和谐文明提升发展。

  周国富认为,中国茶人躬逢盛世、责无旁贷。要始终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跨越茶叶做强茶业,大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走好“一带一路”,着力培育融“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为一体的“六茶共舞,三产融合,跨界拓展,全价利用”的茶业大格局,丰富文化链,拓展科技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摩洛哥王国外交合作部全权公使卜杜拉·占迈尔·阿拉维透露,摩洛哥饮茶盛行,却不产茶,茶叶全部依靠进口,全国3300多万人,每年消费6万吨绿茶,其中90%以上来自中国,是中国茶叶的第一进口大国。贵州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朴实的民俗民风。高海拔、低纬度、少日照的独特气候和有机质、无公害的生态优势,赋予了贵州茶“香高鲜郁、味醇鲜美、色纯鲜亮”的特质。他想进一步了解贵州、关注贵州,把贵州推介给更多的摩洛哥人,让更多的摩洛哥人能喝到干净、醇美的贵州茶。

  据悉,2016年贵州茶园面积达696万亩,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产量28.4万吨,产值299亿元,综合产值502.2亿元。茶叶产值连续10年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

  会上,农业部向贵州省颁发了“贵州绿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及牌匾,中国书法家协会家给湄潭县赠送了由30位书法名家共同创作的“百茶卷”。现场还进行了“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者颁奖活动。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