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食品资讯

“微利”時代 海鮮批發如何突圍

2017-07-28
来源:河南商報

  有商戶稱利潤一年比一年低,需要改變思路努力走出困境。河南商報記者 張郁/攝

  “微利”時代 海鮮批發如何突圍

  有商戶說做這行的人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薄 但即使生意難做也不想輕易放棄

  一些做凍品批發的商戶開始轉變經營思路 涉足電商領域

  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 實習生 趙程 李青彥

  在海鮮市場流傳有一句話,“吃活不吃鮮,吃鮮不吃死”。在海鮮市場轉一圈,到處可以看到活蹦亂跳的蝦、花甲、螃蟹、鮑魚等美味。

  那么,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海鮮,是怎樣一步步走入海鮮市場,來到我們的餐桌上的?海鮮的利潤究竟有多大?海鮮商戶近幾年遇到了哪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帶你走進海鮮市場,探尋美味背后的故事。

  【商戶】

  “夜行者”的故事

  海鮮“老炮兒”:

  海鮮市場最熱鬧的是半夜

  萬邦海鮮淡水魚交易區魚得水海鮮店老板朱許經營海鮮生意已經有25年了,是個標準的“老炮兒”。朱許說,“我十幾歲就開始賣海鮮了,已經做了25年了。剛開始是跟著別人干,在緯三路市場。這個行業很辛苦,天天起早貪黑的,我們跟正常人比生活都是顛倒的。”

  “我們店的海產品從大連、日照、廣州、福建一帶過來的多一些,賣的東西比較全面。海鮮生意都是‘夜市’,萬邦是省內最大的海鮮集散地,一般從晚上九點半到次日凌晨三四點鐘是市場最熱鬧的時候,下邊的各地市像平頂山、許昌、洛陽等地的批發商、零售商都來這里進貨,這是‘一批’。‘一批’完了之后,市內其他市場的商戶會過來拉貨。剩下的零貨我們白天零售。”朱許說。

  海鮮店老板娘:

  做海鮮生意很辛苦

  萬邦新洪宇海鮮旗艦店的老板娘趙靜是5個孩子的媽媽,在店里照顧生意的同時,她還要盯著剛滿兩歲的三胞胎的一舉一動。

  說到海鮮生意,她說,“干這一行時間久了,雖然現在利潤低了,還是不想輕易放棄。我們店基本上一天24小時都有來買東西的,交易高峰期一般在夜里10點到12點,次日凌晨3點交易完。”

  “做海鮮生意真的是很辛苦的,沒有節假日。我出去我老公守店,他出去我就得守店。又想顧著生意又想顧著孩子。”趙靜說。

  【利潤】

  “微利”時代 有量無利

  談起這幾年的生意,朱許說,“河南是內陸城市,對海產品需求量大,海鮮銷量每年都在增加,甚至是翻倍。但是這幾年的生意都是‘微利’,有量無利。”

  “前幾年生意好做,量雖小,但利潤大。因為之前是小市場,市場越小,競爭越小。現在市場越來越大,做的人越來越多了。一塊面包越來越多的人來分,利潤越來越薄。”朱許說。

  科技發達,信息透明,如今拼的是堅持。

  至于利潤降低的另一個原因,朱許說,“現在科技、信息、交通都很發達,想做到之前的‘你無我有’不可能。之前只要頭腦精明一點,做到一個‘敢’字,能弄到產品,信息掌握的比別人全面,都能很好地生存下去。但現在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大家智商都差不多,現在就是看誰能堅持下去。”

  【成本】

  工人工資3000至5000元

  依舊遭遇用工難

  河南商報記者在海鮮市場內走訪時發現,有不少商鋪的門上都貼著招工兩字。了解后得知,因為水產行業的特殊性,工作時間通常是在夜晚和凌晨,因此對工人身體素質要求高,身體差的人很難扛得住。

  朱許說,“水產行業又臟又累,還沒有節假日,盡管這一行業工資普遍比別的行業高,還是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人。我們店七八年前給工人的工資就開到四五千元了。這一行業都是用長工,短工很多人不適應,像我們干批發的人都是整夜整夜的熬。用工一般來說都是20多歲到30多歲,超過40歲的很多都扛不住。”

  趙靜說,“我們店現在的工人管吃管住,最低工資還得3000元。我經常跟我家伙計說,‘我都是給你們打工的。’我們贏利不贏利都要給工人發工資。”

  【變化】

  食品監管力度加大

  產品進入市場門檻變高

  趙靜和老公經營海鮮店已久,談起這么多年經營海鮮生意最大的變化,她說,“現在國家對食品安全把控得很嚴,小廠家沒有生產資格了,不合格的產品也絕對不敢出。像我們店現在進的東西,不論是活鮮還是凍品,首先都要看對方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檢驗檢疫合格證等證件,這些東西缺一不可。”

  “前天有個煙臺的商戶有貨要給我們,他說他的東西都是合格的,我說必須得看到相關證件才行。現在的產品過來,不僅市場方要檢驗、中牟(相關部門)要檢驗,鄭州(相關部門)也要檢驗。”趙靜說。

  談起這個變化給商戶的感受,趙靜說,“習慣就好了,其實這樣不僅對客戶好,對我們也好,提高了產品的準入門檻,也降低了我們的經營風險。”

  【未來】

  “海鮮生意做大不如做小”

  談起海鮮市場未來的發展,朱許說,“現在的生意做大不如做小,因為批發都沒有利潤了。有的大批發商,一天營業額很高,但都是走量的,利潤很低。另外,做大需要很多的人工成本,我們作為企業老板,掙的錢都給工人了。但像小的零售服務行業,只要服務做好了,賣一件就有一件的利潤。”

  “現在海鮮的利潤一年比一年低,今年比去年難做,明年甚至要比今年更難做,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不改等死,改不好早死,對于我們這行來說是很現實的一個現狀。如果適應不了當今的時代,利潤會變為‘微利’,甚至是虧損。人都想改變,適應時代的潮流,改不好的話就提前被淘汰。不樂觀也要做,要想辦法走出困境,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朱許說。

  涉足電商 轉變經營思路

  不少傳統行業受到電商的嚴重沖擊,但是鮮活產品因為其特殊性質,還沒有受到特別大的沖擊。不過,像淘寶、京東等公司都在探索鮮活產品的出售和配送。

  朱許說:“做活品電商,運輸的問題很難解決,產品只有幾個小時的存活時間。可能運走的時候是活的,運到了就是死的了,客戶很難接受。產品具有特殊性,需要專業運輸,可能未來就能解決。”

  但是對于凍品,已經有不少傳統批發市場的商戶涉足電商領域了。

  “凍品近幾年我們已經在和電商合作,因為有冷藏車,市場里邊有很多做大做強的商戶。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事要順應潮流,不能用過去的眼光看問題,要轉變經營思路。”朱許說。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