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南湖一夜市中,吃貨們一起吃夜宵 記者劉大家攝
楚天金報、武漢ZAKER“夜宵經濟調查”顯示——
圖文:吃貨隊伍越來越大 夜宵點遍地開花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鄭先正 徐玲玲
最近,據餓了么外賣平臺統計,今夏以來,夜宵經濟最火的10座城市依次是上海、杭州、深圳、溫州、廣州、北京、武漢、福州、廈門、南京。武漢是唯一上榜的中部城市。夜宵的火爆體現了城市的人氣與活力,反映出產業、人口等發展的綜合效果。那么與過去相比,武漢人享受夜宵的方式有哪些變化?過去的“熱點”如吉慶街等地,現在生意如何?近日楚天金報、武漢ZAKER記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探訪。
夜宵喜歡吃什么
燒烤和小龍蝦最受歡迎
持續高溫,讓吃貨們徹底放棄晚餐,直奔夜宵主題。
隨意穿起拖鞋,坐在大排檔里,男士赤膊上陣也毫無違和感,三五好友,叫上一桶扎啤,冰爽的啤酒下肚……那才叫一個爽!
誰才是夜宵界的“扛把子”?
武漢ZAKER的問卷調查顯示:近九成消費者點得最多的是燒烤類。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夏天吃貨們點得最多的,除了燒烤,還有人見人愛的小龍蝦。當然,涼菜、鹵菜、酸梅湯、涼面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夜宵一般就是老幾樣:小龍蝦、燒烤和酸梅湯、啤酒”,徐先生告訴記者,有時一周內吃了三頓小龍蝦,總之感覺是無蝦不歡。
據了解,在武漢市場上,為了搶奪生意,目前小龍蝦品類也是格外多。除了清蒸、蒜蓉、油燜這些傳統口味,還有泡椒、榴蓮芝士、檸檬、芹菜、冰鎮芥末、咸蛋黃等時尚口味輩出。
記者還發現,在很多夜宵攤,很多都是蝦和毛豆、啤酒做一個組合套餐搭配著賣。還有的商家,客人點蝦,就附贈啤酒免費暢飲。
在排檔吃夜宵那才叫爽
近七成人愿意去室外攤點
夜幕降臨,氣溫卻依舊堅挺,這讓不少夜宵排檔裝起了空調。采訪中,大多數吃貨對記者表示,更愿意到排檔攤去“感受隨意和灑脫”。
“在很多個晚上,我會等到孩子睡著了,好不容易有點自己的時間,呼喚好姐妹一起先去看電影,再去吃東西。”家住徐東的周女士告訴記者。
不過,雖然同為吃貨,家住光谷的王先生卻喜歡點外賣在家吃。“我的朋友都住得很遠,約出來很麻煩,偶爾點個外賣在家喝喝冰啤酒,感覺也是很舒服的,也不用吃得滿頭大汗”。
家住漢陽玫瑰街的羅女士則表示,“比較喜歡吃家門口攤點的彎彎骨和鹵雞爪”。她對記者說,夜宵必不可少的就是雞爪,一次,她無意間帶上雞爪去了公司,結果引起了同事的一片“求帶”聲。
這與武漢ZAKER的調查結果相印證。數據顯示,近七成人更愿意到室外的攤點吃夜宵。
不過在現場采訪中,武昌中北路的黃先生則表示,“我吃夜宵喜歡去武漢幾家大型連鎖蝦店吃,感覺更放心,特別是帶外地朋友去吃,也不敢盲目試錯”,自己比較喜歡環境好,口感不錯的連鎖店。
市井氣漸散
吉慶街“相見不如懷念”
“有朋自遠方來,必定先到吉慶街”。多年前,吉慶街是武漢夜宵的代名詞,多少人慕名而來。
每當夜晚降臨,華燈初上,那時的吉慶街,便開啟了自己的“不夜城”節奏:這里大排檔云集,藝人們吹拉彈唱,好不熱鬧!在此“加冕”的江城民間藝人“四大天王”,更為這里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喜氣。
熱鬧中,三五好友們吃著喝著,聽聽節目,看看表演,感覺十分愜意。
不過,對于當下熱衷宵夜的消費者來講,吉慶街可謂“相見不如懷念”。
在改造升級之后,盡管用餐環境大大提升,但當初的市井氣息少了些。“我以前經常去吉慶街,現在已經好幾年沒有去了,也可能是漢口宵夜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吧。”吃貨張先生對記者說。
關注
江城哪里夜宵火?
只要人群密集就能攢起一個夜宵點
吃貨隊伍越來越大,武漢三鎮宵夜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一些年歲稍長的消費者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武昌宵夜地點集中在臨江的司門口一帶。但到了2000年以后,隨著武昌的高校學子數量增多,宵夜“據點”也依學校而猛增,華中師范大學東門的虎泉街、湖北大學旁的秦園路等等地方紛紛做得風生水起。再后來,隨著吃貨隊伍的日益壯大,石牌嶺路、沙湖路、青山祥豐路等等漸漸火了起來。
而漢陽的宵夜中心,從過去的王家灣,直接轉移到鐘家村附近。從翠微路上鸚鵡大道,往攔江路方向,一眼可見鸚鵡美食風情鎮。而從琴臺大道往郭茨口地區,好吃的蝦店層出不窮,玫瑰街上,豬彎彎是各家必爭的美食。
早在20多年前,漢口六渡橋是老武漢市井氣息最濃的街區,煎包、鍋貼餃、熱干面、牛肉粉、炒面等攤點密布。以六渡橋為中心輻射,東至江漢路、南京路、吉慶街一線,西至五馬路、利濟路一帶,宵夜的地方越來越多。
在老武漢的宵夜文化輻射之下,萬松園、臺北路、北湖夜市逐漸勃興。以解放大道為中心,往北延伸到復興村、花橋、唐家墩、楊汊湖,往東直穿黃浦大街、二七路…… 可謂只要人群密集,就能攢起一個夜宵點。
可謂是,在江城武漢,“今晚,我們都是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