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山東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首屆葡萄文化旅游節。圖為開幕式現場。
中國網8月21日訊 2017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屆葡萄文化旅游節19日在梅家埠街道醋莊萬畝葡萄基地舉行。“舉辦葡萄節可以讓游客近距離體驗開發區大好風光,塑造省級旅游特色鎮梅家埠街道的鄉村旅游整體形象,打響‘醋莊葡萄’國家地理標志品牌知名度,實現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梅家埠街道党工委書記李善龍表示。
“小葡萄”也有“大成就”
醋莊葡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幾經發展,醋莊葡萄種植面積由最初的30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1萬余畝。2015年,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之一,2016年獲得全國“名優果品”稱號。
在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梅家埠街道醋莊萬畝葡萄基地內,村民們望着藤架上累累的葡萄,喜上眉梢,更讓他們喜的是這里的葡萄不僅局限于運出去,已經可以坐等客來,依托葡萄生態產業有效推進,可以加快當地的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這也是山東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域旅游的一個縮影。
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臨沂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旅發委的大力支持下,開發區各級各部門主動適應新常態,因地制宜抓旅游,全區旅游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對開發區來說,如何發揮自身特色,撬動全域旅游,成為擺在主管領導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以旅游業带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為此,開發區上下戮力同心、齊抓共管,形成強大合力。成立了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印發了《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對方案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到具體化、項目化、數量化,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問題解決好、工作做到位。把創建工作納入督查范圍,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等及時通報進展情況,確保高標准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將全域旅游工作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目標責任體系。
區域全域旅游露鋒芒
項目是旅游業發展的載體。開發區加快極地海洋世界、沂蒙文化藝術中心、東部生態城旅游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一批旅游新亮點。進一步提升皇山東夷文化園、臨沂動植物園、臨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等旅游項目,積極創建東部生態城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5A級旅游景區。結合“三引一促”,瞄准大集團、大企業引進一批旅游品牌項目。
為堅持加快產業轉移,突出特色品牌,打造全域旅游,梅家埠街道借助開發區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的契機,重點建設包含長生園綠色蔬菜基地、三河濕地公園、萬畝葡萄小鎮、十里桃花源、千畝特色林果基地、千畝甜瓜采摘農莊、好運角旅游度假、生態觀光農業苗圃等“八大特色旅游板塊”。如今,當地配套設施正在逐步完善,將形成住宿、娛樂、休閑、購物為一體的特色葡萄旅游小鎮。
梅家埠街道後醋莊村民武汝現從事葡萄種植17年,沒想到葡萄也可以不用自己采摘了。“現在村里邊的旅游也慢慢發展起來了,來村里過周末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了。”鋒芒初露,開發區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正慢慢展現在世人面前,全域一體化,打造山水田園休閑旅游度假區,突出生態旅游特色,開發區正努力打造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作者: 辛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