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記者 詹春華 通訊員 方明寨
「最近,我們開發出國內首台外齒筒式拉床,打破傳統加工工藝,將拉削技術成熟應用于外齒加工,大大提高了汽車變速器關鍵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和產品精度,打破了德美日的技術壟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長沙思勝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波言語中透露着自豪。
他說,自己的這份自豪來源于「長沙創造」。目前,長沙正在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乘着這股東風,企業創新創業的活力不斷被釋放,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生產的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同時也獲得了20多件國家專利。
近五年,長沙高新技術產值年均增長18%,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GDP增長繼續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均位居第6位。僅2016年一年,全市新增商事主體10.7萬個,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111家,產值過億元企業359家,科技優勢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了產業優勢、競爭優勢。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高性能3D激光打印機、新型耐3000℃燒蝕陶瓷塗層等一批「長沙創造」產品進入世界領先行列,自主創新能力走在全國前列。科技創新已經成為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
出台科技創新政策,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8月23日,長沙明確提出到2030年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並正式對外發布了「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這是繼出台「工業30條」「人才新政22條」后,長沙為建成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吸引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又一重大舉措。
「1」即《長沙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該《意見》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諸多破解科技創新發展瓶頸的宏觀性、指導性的見解和處理辦法;「4」即貫徹落實《意見》的相關配套措施,先期瞄准了扶持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科技平台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科技金融結合四個關鍵點發力。
根據目標規划,到2030年,長沙將建成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掌握一批產業核心技術;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發團隊;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骨干企業。而作為近期目標,到2020年,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夯實「兩創」平台,成科技成績單最搶眼加分項
近年來,長沙圍繞創新創業建設了一批「兩創」平台,成為科技成績單上最搶眼的加分項。
2016年,長沙新增1家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3家省工程研究中心、10家省工程實驗室;新認定10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組建長沙增材制造(3D打印)工業技術研究院、長沙環保(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長沙北斗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長沙機器人研究院、長沙智能制造研究總院、長沙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等。這一批創新創業平台的建設,撬動整個相關產業鏈條協同創新。
也在去年,長沙出台眾創空間登記制度,支持建設「藍月谷眾創空間」等4家示范眾創空間。提質改造了8家科技孵化器、16家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共計支持4351萬元。引進騰訊眾創、阿里云創客、百度創新中心等10余個品牌眾創平台,累計入孵項目800多個。「麓谷創界眾創空間」等18家眾創空間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黃金創業園等2家孵化器被評為國家級孵化器。
與此同時,推進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向示范區內下達科技計划項目、科研平台建設等專項資金6935萬元。重點支持建設了中電軟件園、湖南省大學科技產業園和中南大學科技園。「一園一中心」建設全面鋪開,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一期建成運營。信息安全與軍民融合產業基地投資開工。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2016年長沙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0項,省級科技獎勵148項;申請專利29758件,獲授權專利14960件。超級雜交稻高產刷新多項單產紀錄。民營企業天儀研究院主持研制的「瀟湘一號」開創我國民營企業參與商業衛星發射的先河。永磁同步電機驅動技術在全斷面掘進機中的應用及研究、護盾式岩石隧道掘進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不靠地產靠「知產」,科技創新拉動經濟增長
「長沙市高新技術產值年均增長18%,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這充分說明科技對長沙經濟的引領带動作用越來越明顯,長沙發展依靠的不是地產而是『知產』。」長沙市科技局党組書記、局長趙躍駟說。
在7月舉行的2017年湖南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學研合作對接會上,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等116家企業攜140個產業技術需求參與對接。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大等22所高校院所攜156個最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會上亮相。最終61個產學研項目集中簽約,涵蓋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中的18個產業鏈。這正是對長沙科技創新動力的生動詮釋。
長沙還建立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備案制度,梳理摸清市內科技型企業發展情況,形成科技型企業、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梯隊。對于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予以研發經費10%的補貼,最高1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研發經費10%的補貼,最高20萬元。
2016年,長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唯一獲評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市。目前,長沙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到30%以上,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