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迎面遇見,是新城追求卓越的態度
9月14日,航拍長沙火車南站。現在建設高鐵新城的城市之中,形成“樞紐+機場+會展+生態”優勢的只有長沙。 圖/記者辜鵬博
一趟列車駛離長沙火車南站。高峰時段,這里的日客流量超過20萬人次。
聲音
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打造以高鐵經濟和會展經濟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集聚新區。——杜家毫(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瀟湘晨報9月21日訊 馬車、汽車,蒸汽火車、電力機車,航天飛機、宇宙飛船……每一個時代,都能找到與之匹配的速度載體,同時代表着這個時代的發展速度。
速度能夠带給人無限的想象。2009年12月26日,一列最高時速350km的高速列車駛入長沙火車南站,由此拉開了這座城市關于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高鐵新城”隨之被提出。
歷經8年變革,昔日的“高鐵新城”被融入更多內涵。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以瀏陽河為天然界標,西側為高鐵片區,東側為會展片區,兩者合二為一,謂之“高鐵會展新城”。
9月7日,花侯路與香樟路交會處東北角,長沙高鐵新城管委會機關駐地。蔥蔥的綠植,簡潔的辦公樓,令人耳目一新。
“高鐵會展新城的規划起點高,它將探索長沙城市建設的新高度。”說起高鐵會展新城,長沙高鐵新城管委會主任唐建新底氣十足,“在不久的將來,這里會成為‘五大理念先行區、開放崛起新高地、品質長沙新標杆’。”
唐建新的這份底氣,既是對于高鐵會展新城自身發展方向與空間的自信,又來自湖南省、長沙市兩級政府對新城建設的重視。
提速提質,邂逅中央商務客廳
在長沙火車南站,每天420對高速列車呼嘯而過,將龐大的客流带到長沙。他們走出站場的那一刻,便與這座新城相遇相知。
放眼全國,“四縱四橫”高鐵網上,稍具規模的高鐵站周邊幾乎都建有高鐵新城。長沙高鐵會展新城“新”在哪里?
5月2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到此調研,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打造以高鐵經濟和會展經濟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集聚新區。兩天後,長沙市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要求全面提速提質提標“建設高鐵會展新城”。
長沙火車南站繁忙的客流,成為高鐵會展新城的“最直接的商務人群”。為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商務服務?根據杜家毫的要求,高鐵會展新城顯然是一個新城區,既要有國際品質,又要有湖湘文化特色,同時也是最具價值的商務活動新城區。
7月27日,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在履職講話中,將高鐵會展新城作為四大重點片區之一,強調“全力抓好”高鐵會展新城建設。
根據初步規划,長沙高鐵會展新城將建設專屬商務區,東臨金桂路,南至香樟路,西臨京港澳高速公路,北至勞動路。商務區是長沙高鐵會展新城的核心區、示范區,將重點培育和發展會展經濟、總部經濟、商務經濟等主導產業。
杜花路兩側則將被建設成長沙“高鐵商務客廳”。“以杜花路景觀廊道整合高端商業、高端酒店、高端金融商務、白領SOHO,形成強力的商業商務引擎。”屆時,花侯路兩側將成為長沙“智慧總部基地”。相比之下,紅旗路兩側將建成長沙“文化休閑客廳”。
兩岸聯動,高規格搭建產業體系
今年年初,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文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長沙今年要“以高鐵南站、會展中心為重點統籌高鐵會展新城發展”。
為加快高鐵會展新城建設,長沙市副市長廖建華擔任高鐵新城党工委書記,更大力度實現高位統籌和調度。
根據安排,未來瀏陽河以西的高鐵片區,將重點發展樞紐經濟:依托大型樞紐要素,引導企業總部、星級酒店、創智產業、會展高端商務等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建設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發展商務會展、總部經濟、科技金融等,推進科技創新格局與國際接軌。
同時,瀏陽河以東的會展片區,將通過會展的展示平台,輻射带動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工程機械等長沙優勢產業協同發展;發揮會展經濟、臨空經濟、高鐵經濟的疊加效應,積極融入長沙產業體系,高規格搭建高鐵會展新城產業體系;同時,圍繞會展產業全周期產業鏈,構建完整的會展產業生態體系。
“到2021年,長沙會展中心實現年展覽面積200萬平米,成為中部會展場館標杆。”據唐建新介紹,有關會展經濟,長沙高鐵會展新城做出了明確規划:首先對標德國漢諾威,世界會展之都。漢諾威博覽中心平均每年承辦國際展會20多場。而長沙的交通樞紐地位,足以支撐其成為中國的會展高地,從而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在長沙的快速溝通。
觀點
眷顧,四合一優勢獨屬長沙
6.3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務區,是一個對標香港中環和上海陸家嘴的區域——總建築面積約957萬平方米,商業商務面積達745萬平方米。商務區項目建成後,將擁有3家五星級酒店、7家四星級酒店、18棟5A級寫字樓、5個大型體驗式商業綜合體。
在香港中環、上海陸家嘴,游客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奇觀”:空中廊道連起一幢幢高樓,不用穿馬路,人們可以通過連廊在樓宇間穿行。這種“空中連廊”不僅分流交通,還有集聚人氣、開發商業的功能。而長沙高鐵會展新城確定未來在商務區內建設湖南首座空中連廊。空中連廊不僅能夠實現商務區內各功能空間的24小時聯通,還可以通過連廊建設優化空間景觀和交通組織。
省政府參事、省院士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朱翔告訴本報記者,首先,長沙高鐵樞紐與航空樞紐強強聯合,成為全國排名前列的空鐵聯運樞紐;其次,長沙會展行業發展迅速,擁有中西部最好的會展中心,可與交通樞紐結合,發揮其雙引擎的作用;此外,長沙高鐵會展新城的生態綠色資源得天獨厚:瀏陽河穿城而過,3000畝潭陽洲、9000畝榨山港濕地公園風景宜人。
如果按照發展要素的層級划分,現在建設高鐵新城的城市之中,形成“樞紐+機場”的有上海、鄭州、長沙、石家莊;形成“樞紐+機場+會展”的有上海和長沙,而形成“樞紐+機場+會展+生態”優勢的只有長沙。
評論
打開高鐵新城的美好想象
曾有一句流行的話: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它雖然描述的是癡男怨女們在情感上的神魂繾綣,但也着實道出了人與城市的情感關聯--只要情感所至,便能成為一座城值得眷戀的全部理由。同樣的道理,對于一座城市來說,它或許也只要一個深刻的特征,便能成為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全部理由。
位于長沙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核心組團的高鐵會展新城,以不含蓄的“高鐵”特征,擎着“速度”的旗帜,跑出了自己的新天地。
從2009年的第一列高鐵駛出算起,“高鐵新城”之名已被提及8年。8年的時間里,雖不至滄海桑田,但城市蛻變從未停歇。對于一座城來說,這8年,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發展內涵。
如今,每天從這里穿行420對高速列車,以呼嘯的姿勢,向外界傳遞出這片熱土的速度之美;
速度背後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從四面八方攏聚而來的社會財富和資源。它們以先行或是後來的姿態,改變着這里的人文與商務氣息,捧奉出一片迸發出無盡活力的發展熱土。
繁榮的背後,是頂層設計的強力驅動,是公共服務的品質提升,是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之間的珠聯璧合,形成城市發展的新合力。
未來,五大理念先行區、開放崛起新高地、品質長沙新標杆,將會成為高鐵會展新城的獨有標簽;
未來,在發展高速度與生活慢下來之間,我們可傾聽城市成長的聲音,也可領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步履;
高鐵會展新城的未來,將打開我們對一個城市的所有美好想象,它的摩登,它的freestyle,都會沉澱出它這一路走來的所有氣質。
數字
46.9平方公里
長沙高鐵會展新城位于長沙市東南部的瀏陽河畔,規划范圍東至長沙縣黃興大道、南至湘府東路、西至京港澳高速公路、北至瀏陽河及黃花機場高速公路,總規划面積46.9平方公里。